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我家还分有园池,正愿春迟春又归。
风扫花枝犹隐约,日烘云影渐熹微。
客来但欲拚同醉,事往何须叹昨非。
少年买青春,千金初不惜。
常恐春不留,韶华难再得。
种杏更栽桃,为春添景色。
爱游此地已多年,今日身心始豁然。
洞里真人虽羽化,苍苍乔木自参天。
云藏仙窟几何年,一旦来游岂偶然。
造物应怜林下客,故令一睹洞中天。
山间安有此池塘,疑是天分一派江。
万仞方如青玉案,千章森似碧油幢。
檐前山色日侵座,屋角松声夜撼窗。
洞府藏真锁碧峦,我来顿觉百忧宽。
真人已去留遗像,古木犹存翳旧坛。
清入杖藜襟抱豁,冷侵衣袂骨毛寒。
劝君且醉瓮头春,休把升沉累此身。
自古功名须遇主,到头富贵不由人。
蟠胸器业元高世,落笔词章更出尘。
老去疏慵厌仕途,归来林下学真如。
不思身外千般事,只占人间一味愚。
但得清尊长对客,纵添白发亦从渠。
雨多晴少恐妨农,相劝欣逢日出东。
烟蔼已收霄汉外,江山如在画图中。
相看且喜头俱白,一醉休辞颊暂红。
粤昔丹桂生蟾宫,天香散漫飘穹窿。
世人仰望莫能折,举头每欲排天风。
后来仙子不自惜,呵吒银蟾鼓云翼。
莫言苏耽神,漫说董奉仙。
惟我葑溪南,国医世称贤。
以医名世三十载,轩岐道术何精专。
颜如丹渥鬓如霜,真得仙家却老方。
昨夜东林有星宿,弧南一点倍光芒。
箫鼓声中劝酒频,南邻仙老庆初辰。
知君自有长生术,不用诗人祝大椿。
洞庭之南湘水东,青山奕奕蟠苍龙。
云阳峰高七十一,欲与衡岳争为雄。
我家近在云阳下,来往看山如看画。
天末秋风生白蘋,连环入梦客思亲。
蛾眉下嫁终倾国,猿臂须封莫问人。
禹穴读书今几岁,兰亭载酒约新春。
有客来从东海湄,笔弄丹青自得师。
囊中二像示我亦草草,我于斯人如见之。
溪翁本丰颔,匏翁故多髭。
前辈风流嗟已矣,看山画里跫然喜。
石脚下插江水清,烟岚杳眇群峰峙。
玩图安得随渔人,桃花源上秦时民。
昔人画松妙入神,毕宏韦偃及张藻。
宋三百年惟李成,石磴烟林更深窈。
近世首推文敏公,尚书云山气势雄。
群山回抱中绝谷,万木阴森岚气溽。
知有逃名隐者徒,扪葛扳萝结茅屋。
北苑风流去不还,尚留遗墨在人寰。
太丘仙人初度日,高景山前览秋色。
才名不减郑广文,百年才过三之一。
长松卧地数百弓,全生不与社栎同。
生握藩旌死象梨,泽民山下泽民溪。
苍天九重开日月,赤地千里兴云霓。
寐假商宗曾得说,爵高韩信屡封齐。
涉世真堪笑,论交愧未忘。
先生已高遁,贱子尚他乡。
簿领三年梦,尘沙两鬓霜。
落霞晴云淡白黎,何人清梦绕山溪。
邯郸枕上占炊黍,审雨堂中慰望霓。
血食不随今古变,洪休直与国家齐。
快矣标名厥趣高,端能教子振风骚。
麈挥捷辩重冯席,笔洒新诗夺宋袍。
冷笑三投方鉴玉,雄图一钓便连鳌。
寓意标名气象雄,快哉岂为一襟风。
端期骥子穷经敏,早向蟾庭射策通。
奔逸伫当跻捷径,栖迟暂此寄尘踪。
山为钩曲藏神宫,拂天云旗扬灵风。
云何巫阳招之东,乘彼赤罴驾文熊。
飘然遨游顾环雍,帝裔队仗王仪容。
与客浮湘水,琴书共一舟。
云间双树晓,天外数峰秋。
指顾销尘虑,栖迟发棹讴。
楼观参差山涧坳,渔舟远啸出林梢。
白云度尽千峰碧,鬻石幽人始定交。
吹箫江浦秋,舟荡碧云幽。
拟溯岩松下,诗盟订白鸥。
窈窕溪桥路,阴森枫树林。
岸随青嶂转,家在白云深。
画史分明意,山人去住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