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国门欲去尚迟迟,况复凄风落照时。


犹有京尘坌舟尾,恼人无几庾元规。

津头落帆鼓,薄暮尚蓬鼕。


疑是秦淮口,扁舟醉梦中。


不堪隋岸北,尘土一鞭风。

彩蝀桥西七日留,几回回首凤皇楼。


如何一叶扁舟里,载得离人万斛愁。

东西南北走舟车,虎穴惊看插邑闾。


七万里戎来集此,五千年史未闻诸。


考工述物搜奇字,鬼谷尊师发秘书。

鸾声阁道碾安车,元老相从话踦闾。


未雨绸缪彻桑土,御冬旨蓄备桃诸。


借筹幸辟同文馆,警鼓惊传奔命书。

电掣重轮走水车,风行千里献比闾。


移山未要嗤愚叟,捧土真能塞孟诸。


黑齿雕题徵鬼箓,赤文绿字诩天书。

执梃降王走传车,先擒月爱后东闾。


难言赤狄初何种,终痛庭坚祀忽诸。


两帝东西争战国,九州大小混方书。

狼㬻遗种等高车,万族相从到尾闾。


魑魅入林逢不若,虾蟆吞月鉴方诸。


昔闻靺鞨歌西乐,今见祛庐制左书。

六月中兴赋《出车》,金陵王气复充闾。


华夷共主皆思服,尧舜如天尚病诸。


荡寇重编归汉里,和戎难下绝秦书。

八荒无事息兵车,七叶讴吟洽里闾。


岂谓浮云变苍狗,竟教明月蚀詹诸。


骊山烽火成焦土,牛耳牲盘捧载书。

雷动星驰入贡车,舌人环列护爻闾。


但占风雨都来享,偶断苞茅便问诸。


宅北曾分羲仲命,绥南远赐赵佗书。

十年吹笛短长亭。
行尽夕阳程。
等闲负了,梅边鹤梦,柳外鸥盟。

地接蓬瀛任所探,扁舟何日泛元潭。


椿萱岁越今逾九,兄弟时怜但有三。


采药盈筐怀益母,书符结缕佩宜男。

蓟鸿向暝,江蝉吟骤,襟恨正满云涯。
关山不断斜阳线,新邮密字珠尘,墨晕行欹。
为道经秋淮舫别,祗潘鬓、枯甚当时。
冷官风味本清贫,泉石琴书寄此身。
深竹凌寒留夜月,古梅破腊待诗人。
宦情似水频年淡,好句如花一卷新。
对床通夕话,官舍一镫红。
十年存没泪,并入雨声中。
长松天崇隆。
历肤云泰岱,膏雨岐丰。
自有夷吾江左,坐人春风。
阆风绁马久沉思,沃岸尘鞿亦渐疲。
又见天津桥畔柳,青青犹自向人垂。
海水群飞水倒流,盲风怪雨移清秋。
阿连冲泥倦为客,老夫坐痹仍登楼。
焚枯酌体且今夕,春草原鸰应汝愁。
酒酣万事付悠悠,其奈消愁愁更愁。
去国荀卿偏适楚,辞家王粲强依刘。
虚声到耳惊风鹤,浩气填胸逼斗牛。
忆昔春明作吏来,风波如此信堪哀。
有人竟误东坡死,何地能容北海才。
怅望飞鸿遵浅渚,虚传市骏上高台。
登高远望恨无端,满目烽烟不忍看。
未了寸心惭负国,欲擎只手恨休官。
长河马邑西风紧,枯树蝉声夕照寒。
何处笙歌午夜喧,懒招明月到芳樽。
旧游云散春无主,新恨潮添梦有痕。
灯火雕栏还照影,琵琶软语为谁温。
敢云此卷少遗珠,闻见非多愧小儒。
略为诗人传梗概,忍令古本尽荒芜。
海滨耆宿伤存殁,沽上风流半有无。
鼠啮蟫穿二百年,搜求遗草出尘烟。
题名不必登科录,小传如标独行篇。
前辈有灵来纸上,旧交无数晤镫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