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东君惯得花无赖。
看不尽、冶容娇态。
拟傍小车来,又被轻阴绐。
贰车曾上汉中台,十月海棠无数开。
万里相逢曾识面,双眵扫净更传杯。
高情共惜燕支晕,归梦还思滟滪堆。
人间解道春花好,但纷纷、开落成朝暮。
受尽东风,赢得词人题句。
君休问、马上车前无数。
阑珊轻梦纱窗畔。
子规声、唤醒看花眼。
几许春阴,护湘屏、一枝红婉。

幽态竟谁赏,岁华空与期。


岛回香尽处,泉照艳浓时。


蜀彩淡摇曳,吴妆低怨思。

绿娇隐约眉轻扫,红嫩妖饶脸薄妆。


巧笔写传功未尽,清才吟咏兴何长。

翠纱笼袖映红霏。
冷香飞。
洗凝脂。

老子年来,颇自许、心肠铁石。
尚一点、消磨未尽,爱花成癖。
懊恼每嫌寒勒住,丁宁莫被晴烘坼。

红敧醉袖殢阑干。
夜将阑。
去难拚。

锦城春色万人迷,饭颗无心著品题。


实不如华谩秾艳,秋霜谁觑海棠梨。

却嫌月照海棠白,花下频将蜡炬催。


竹叶未倾颜已赭,明霞朵朵火中开。

竟胭脂作雪,蛱蝶飘香,春老芳卿。
如此风流样,奈多生薄幸。
短梦清明。

繁于桃李盛于梅,寒食旬前社后开。


半月暄和留艳态,两时风雨免伤摧。


人怜格异诗重赋,蝶恋香多夜更来。

小朵轻红带雨香,柔条深翠引风长。
道人不是看花客,肯把墙隈借海棠。
柳花无力。
点上春衫碧。
几曲回廊闲伫立。
正薰风、蒸榴染艾,用心妆点佳节。
何来小朵搀先放,袅娜轻盈无骨。
姿韵别。
鹦柔猩艳胜西川,有色无香意态妍。
吟令美招名友聚,眠春羞并醉妃传。
锦城红濯垂丝雨,绣幄青笼秉烛烟。
幽姿淑态弄春晴,梅借风流柳借轻。
初种直教围野水,半开长是近清明。
几经夜雨香犹在,染尽烟脂画不成。
嘉州名花香触人,调朱弄粉淡含春。
沉香亭上微醺处,可怪君王不忍嗔。
舍前舍后海棠红,碧轩宛宛连霞宫。
浮光弄景虽带雨,睡思醉貌空临风。
雷轻雾暗时过前,无处告诉杜老颠。
一纸淋漓醉墨鲜,锦囊连夜到溪边。
搜求仙种宁辞远,恼乱花神不使眠。
弄影未看妃子态,补亡先得少陵篇。
自有天然真富贵,本来不为人妍。
谨将醉眼著繁边。
更擎高烛照,惊搅夜深眠。
醉妃索南内,玉奴毙东昏。
所以观物心,皇皇妙无门。
天运自消息,诗人费平章。
何花春不红,何草冬不黄。
稚绿茁儿拳,老红面百摺。
诗坛更伏波,令我逢敌怯。
临川数落花,康节爱花谢。
若作荣悴观,此特花之下。
唐人春深题,用韵工车斜。
逐逐语言去,谁欤真识花。
曾访郊原春,静观烟雨妆。
因物得良晤,谅非昔如棠。
狂风利剑戟,火龙困屠宰。
莫起落红愁,生意浩云海。
鸭壳非难致,鲛胎业已成。
夜深宁觅睡,相照月偏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