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良辰饶胜集,箕踞百花潭。
逸调飞金缕,新词度玉簪。
雷声高栋入,电影曲台含。
晚云碧。
松巘飞泉翠滴。
双鱼畔、疑是永和,曲水流觞旧风物。
深秋澄霁,烟淡霜天晓。
翠岘峻摩穹,有碧涧、清溪缭绕。
鸣弦多暇,乘兴约登临,听水乐,习丰碑,遐想东坡老。
杖藜乘兴纵幽寻,野寺松篁蔼翠阴。
流水潺湲如有恨,白云舒卷本无心。
龙钟谁识天津叟,高卧曾为梁甫吟。
平生事澹泊,荣利不关心。
杜门久谢客,岂容俗尘侵。
令尹有佳招,联辔游云林。
翠岩森秀爽,蟠结混沌初。
唐朝遇藻鉴,胜景方发舒。
飞泉注碧潭,流觞绕双鱼。
边池亭子构来新,水色山光入梦频。
伯氏闲情呼仲氏,后人高致绍前人。
春随鱼鸟看何厌,景幕烟霞写未真。
分得瑶池一镜开,翠光澄彻净无埃。
雕阑昼永眠春柳,文石秋深锈雨苔。
菡萏多情红间白,鸳鸯有意去还来。
原泉有本养渊渟,更似端人见底清。
竹色山光朝暮在,当知涵碧不虚名。
座隅平地是云山,爽气无穷六月寒。
梦得只知图未善,不知能画不能完。
谁搆幽亭近水滨,宜轩高致自无伦。
波光万顷映天色,茅屋数椽无市尘。
樵唱渔歌孤棹晚,野花间草四时春。
山水相和碧色鲜,中间飞阁插云端。
水声喷薄如孤泻,山势巉岩复对盘。
吟恐昔人精魄笑,到疑盛夏骨毛寒。
平生性僻耽山水,不愿加封万户侯。
但得双鱼长到眼,未须万壑更争流。
只今奇绝齐三洞,自昔流传遍九州。
老衲筑轩湖上头,半间曾借数宵留。
窗迎紫翠千峰月,帘卷玻璃万顷秋。
别浦暝时迷远树,沧洲明处见飞鸥。
昨雨何如今雨深,峡舟相系果追寻。
难辜我辈登临地,不尽空门去住心。
檐际流云千石走,阶前崩瀑数钟侵。
南国烟花满地飞,辽东二月少青丝。
不知涵碧亭前柳,近日东风绿向谁。
雨歇留蒸湿,明来得翳凉。
双嬉鱼欲动,万个竹添长。
景到烦诗答,欢多厄日忙。
天上五城十二楼,此楼直接凤麟洲。
翠华当户山如马,碧影涵窗水似油。
鹤氅乘风宁受暑,鸾笙吹月最宜秋。
苑入黄金坞,桥回碧树湾。
龙池观九岛,鳌禁觅三山。
溜转云车急,花深月殿闲。
梦游还解洗尘劳,一日堪来一百遭。
有眼石泉声更细,无心亭竹节犹高。
洞中意寂含千古,世上名轻等一毫。
清泚何妨一整巾,苍崖先自怯登临。
泛现人物几荣悴,只有林泉无古今。
万个倘容参直节,一泓端欲印无心。
沿途听潺湲,蒙茸冒沙石。
谁知此山下,千里在咫尺。
潭潭光明宫,皎皎心印宅。
绕竹沿崖一径垂,穿山飞玉落芳池。
林深坐觉尘埃远,岩润长含雨露滋。
双鲤对浮波面石,一纶难掷掌中丝。
飞泉当面玉虹垂,收拾惊涛贮小池。
□□倚岩山骨秀,激湍成雨涧毛滋。
壁闲遗墨凄尘□,眼底新篇□色丝。
两山嵚处一泉飞,飞到亭前聚作池。
砌下蛟龙盘未起,席间环佩响无时。
翩翻翠羽青霞色,偃亚芳丛碧玉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