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至深无象本强名,不可言传著耳听。


克己独称回好学,问诗唯有鲤趋庭。


会须绝倒闻谈道,更看鼎来能说经。

堂名石刻两俱存,令我深怀旧长官。


学道资深更深处,居安能使庶民安。

千峰已见见双峰,瓯越山川在眼中。


吾祖吹箫定何所,会须乘鹤访遗风。

雁山门户此中入,南北两峰相对尖。


我与林泉有盟约,问师觅取一峰潜。

我到双峰寻宝月,为留一宿话资深。


但能造得儒宗语,便是能传佛陇心。

书生纸上诵糟粕,释子舌端谈葛藤。


道在湛然方寸地,不知深造有谁能。

闻子筑堂依翠岑,幽耽长是寄登临。


一尘不动夜方寂,万卉无言春自深。


隐几看云生晚兴,写书滴露见乡心。

隔江定佳处,放艇得幽寻。
直上云根径,尽行霜叶林。
昔人非避世,此地可钩深。
野鹤婆娑舞竹深,疏帘隐几对萧森。
长鸣自吸三危露,独立孤含万里心。
未许轩墀分气色,漫随鱼鸟看升沉。
野鹤婆娑舞竹深,疏帘隐几对萧森。
长鸣自吸三危露,独立孤含万里心。
未许轩墀分气色,漫随鱼鸟看升沉。
古人学道怕求深,善学长于浅处寻。
日用至粗存至赜,须知瓦砾是黄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