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孝皇当宁纳髦英,志士担簦入凤城。


直犯睟颜知主圣,敢讥当路见时清。


文章不用施花草,情实都如告父兄。

诸公奉诏选豪英,翰墨声名要老成。


谁敢一钱经卫尉,直须倾盖赠先生。

霜风策策鼓黄芦,满眼吴江旧去途。


梦到月明天阔处,夜深泥宿故城湖。

江南官路接天开,五月长安赐第回。


若见门人旧题处,亦须披拂记曾来。

夜醉巴河酒满船,晓餐湓浦浪掀天。


回头已作三年梦,应笑当时尚少年。

五星高会记当年,笑语喧江夜不眠。


今日江头看独往,人生聚散亦堪怜。

雪中草草漫裁诗,沂国平生已可知。


今日功名付家婿,百花头上更何疑。

向来多士首何方,此学巍然道有光。


付与能言子程子,莫教章蔡更专场。

元祐真人第九春,玉颜惊喜识荆人。


如今凤质龙章士,又合抡魁作近臣。

儿时月露与风云,半世词场罢策勋。


老子今年新有兴,良朋嗔我久无文。


不妨翰墨鸣斯事,聊遣篇章记所云。

忆昨南游日,今馀二十年。


扶舆潘母健,举案孟光贤。


远宦徒劳耳,重来倍怆然。

当年尚父,一个便兴周。
今十倍,更何忧。
冲融道貌丹为脸,扶疏漆发黑盈头。

维尧则天,与天同大。
俯视九州,细于一芥。
挈以畀舜,超然自迈。
抗尘骑气两虚舟,久别重逢幸小留。
自分末留轻著脚,相期初度急回头。
我尝黄奶真无味,若种丹田乃有秋。
自视其身不系秋,片心宁被白云留。
发踪江右山青处,游睇海南天尽头。
勾漏砂星光灿夜,罗浮炉灶冷含愁。
转徙庐陵邂逅间,青灯相照稔相看。
那知文社春随冷,未放交盟血便寒。
腰强岂犹便敛板,手闲何不试弹冠。
曲沟流水绿蜿蜒,正值春风上巳天。
不是永和东道主,一觞亦复会群贤。
剑南樵客写花容,院画流传号国工。
春压玉阑江雨歇,彩鸾惊梦又成空。
天香国艳岂堪描,生色谁将上尺绡。
留得当时宫墨在,杜鹃啼处雨萧萧。
前朝诰命至今留,先代勋名耿不休。
五色文章奇彩焕,九天云锦瑞江浮。
圣上布泽深溟渤,卿相联翩绚斗牛。
太初冥冥,孰究孰营。
羲仪图之,靡丽于成。
有圣惟勋,疏之瀹之。
一榻江色近,夜气欲空蒙。
柔橹晚潮上,寒灯深树中。
四山杳烟雾,月华忽陵空。
老树半藤萝,野色入窗户。
空明浮屋梁,萧爽发幽趣。
晚凉进微风,平江泻烟露。
春江泼天明,萧寺踞山坞。
荒阶下鸟雀,古木飒风雨。
徐行石苔花,徙倚望江渚。
月色半古寺,虫声杂疏钟。
江城缭山色,星斗摇空蒙。
徐行不自觉,徙倚树影中。
寺门阚南江,江势浩相向。
此去相从有半年,分携恐在暮秋天。
若能早夜思精进,他日生涯胜买田。
为学须当及少年,莫言愚智尽由天。
青春若不勤耕种,秋熟徒嗟有废田。
剪玉菰筒翠,盘金彩缕长。
宫中多燕喜,天下正明昌。
明朝嘉气满慈闱,亲侍君王献玉卮。
一样酥盘俱手制,百般彩胜总春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