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楚云团翠八百里,澧兰吹香堕春水。


白头渔子摇苍烟,鸂鶒眠沙晓惊起。


沙头龙叟夜叹忧,铁笛未响春风羞。

江阁莺声共醉闻,扁舟东访洞庭君。


若逢顾恺丹青笔,写寄包山一片云。

一叶梧桐落半庭,暮猿千曲玉峰青。


不知白发谁医得,仙侣无何访蔡经。

洞口桃花几落开,乾坤人物已尘埃。


昔年知是谁持钓,今日还教我坐台。


红树枝头风袅袅,绿杨影里鸟喈喈。

爱游此地已多年,今日身心始豁然。


洞里真人虽羽化,苍苍乔木自参天。

云藏仙窟几何年,一旦来游岂偶然。


造物应怜林下客,故令一睹洞中天。

山间安有此池塘,疑是天分一派江。


万仞方如青玉案,千章森似碧油幢。


檐前山色日侵座,屋角松声夜撼窗。

洞府藏真锁碧峦,我来顿觉百忧宽。


真人已去留遗像,古木犹存翳旧坛。


清入杖藜襟抱豁,冷侵衣袂骨毛寒。

瑰奇恣搜贝千趾,老仙遗祠邈谁始。
后继述之□□李,异枝同根隆复祉。
巨画更镵埒前美,紫气临关西未止。
悬崖三百丈,五里到松门。
路尽始佳处,苔深无屐痕。
细泉牛乳滴,亭午艾香温。
宿雨顽云拨不开,紫霄佳处访楼台。
青山九锁固奇甚,古洞一深如此哉。
拔地千林俱秀润,擎天一柱最崔嵬。
闭门不看宜州山,临去还来访窟颜。
聊欲向僧寻枕簟,溪轩暂卧听潺潺。
洞霄九锁本不扃,天柱一峰非浪名。
上同天目映寥廓,下与大涤通沧溟。
谁藏琼□在石室,真与福地齐金庭。
携琴欲共楚人游,因忆前年过岳州。
野渡载僧冲雪下,落枫随雁破星流。
天连浪影围渔火,月逐潮声上酒楼。
云峰仿佛画图真,石户深藏万古身。
山水何知天下事,神仙本亦世间人。
日高坛树三门午,雨涨源花满洞春。
岩里桃花千岁开,岩扉无复老仙推。
万山挟洞人间断,一瀑如川天上来。
古殿碑横苔入字,忠臣像老月窥台。
蛟鳄谗波偶脱身,洞霄真境浣妖氛。
未妨贳酒馀杭姥,重与题诗大涤云。
何自玉关休战鼓,傥容琼馆秦炉熏。
青山九锁洞霄宫,真气澄鲜瑞雾浓。
扈圣千龄开蕊馆,擎天一柱削琼峰。
丹崖不见凌云凤,翠峡惊看跃雪龙。
重寻九锁蹑丹梯,回首空惊岁月移。
风虎守阍宁易到,冰龙候路却先驰。
松筠老去俱全节,猿鹤迎来尽故知。
维舟下牢关,散策上西岭。
天风吹我裳,恍惚非人境。
丹崖翠壁明空山,呀然洞府葱茏间。
木落天清岚翠开,缓将脚力试崔嵬。
千年洞府烟霞外,一壑水声风雨来。
客路山川生白发,古人名字剥苍苔。
青山九锁隔凡缘,福地潜通小有天。
古洞落花春寂寂,空山乱石水涓涓。
金丹翠箬藏千岁,芝草琅玕定几年。
寒色满空山,翛然一径闲。
鸟啼黄叶外,人度翠峰间。
古殿藏云气,唐碑带藓斑。
午过青山渡,扬鞭入洞霄。
旁观昔隐迹,信步冷泉桥。
说简金龙古,仙风道古饶。
炎洲望处云南北,峣阙归时路屈盘。
喜得夜深清枕簟,月华斜白洞天寒。
十载邮筒记往还,今朝杖履得跻攀。
人来万壑千岩里,诗在三唐两宋间。
数遍藏书推拂水,偶思快友话横山。
探奇好怪入山行,百尺悬岩万古撑。
凿断云根成石路,飞来雨点杂泉声。
阴崖昼静龙犹蛩,仙洞春幽鼠不惊。
彝陵山水奇,入峡此东道。
千峰缭翠壁,划然发天巧。
元白苏黄陆,行旅有述造。
岩岫新奇未赋诗,重扃秉烛有微思。
散花一著终成累,寄语人天共护持。
万镞离弦韵有余,鹤铭雁塔势萦纡。
此行人与书俱老,悟入长年打桨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