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李公旧林壑,及此与几授。


清泉流不竭,密竹老逾秀。


我惭疏野人,来值溪花后。

伊人没已久,溪溜亦如线。


淳风揖老僧,清阴坐春院。


始晤入山深,幽林鸟声变。

陟径凡几盘,坐堂聊一息。


龙去空旧岩,崖崩有遗石。


不见林下僧,鸟啼山寂寂。

许公读书地,尘像一来拂。


门掩僧不归,檐低燕飞出。


高人不可见,石塔镇寒骨。

兹亭何岧峣,下瞰伊与洛。


惟昔定鼎地,绝云飞观阁。


姬公安在哉,气象空回薄。

日照香刹端,风生石门下。


精诚或有祷,嘉况如可把。


安得飞片云,坐看灵泽洒。

林深寺独在,谷转路犹邈。


徐行出万木,斗起造双阁。


一践清凉境,始知人世浊。

贪奇忘我劳,上上不复省。


穷游尽人迹,却立看佛顶。


日暮不忘归,青山满烟景。

萦回陟云根,结构出石面。


河倾八滩恶,野豁两崖断。


旷然怀抱开,举酒临壮观。

远人乘化往,生死不为累。


肖象即当年,忘言非翼世。


一奠祠下觞,清风肃然至。

林峦若无路,钟磬时出谷。


凿石排僧龛,研金画佛屋。


日没上方夕,明灯满云木。

空堂洒寒水,碧楸凉漠漠。


高眠得珍簟,委弃巾与屩。


薰风穆然来,殿角鸣金铎。

洛浦残芳尽,来寻关塞春。


青林横石阁,翠壁涌金人。


涧草薰衣晚,松风落面新。

商岩紫芝久不采,淮南丹书竟安在?仙人劝我三洞游,身如骑龙到东海。


海气茫茫云雾回,白波卷雪连山来。
双童手弄海底日,红光一道金莲开。

苍鳞作霖回壑里,竟化长冈飞不起。
何年老僧飞锡来,强架檐楹万山底。


碧云石梯如登天,俯视竹树行其巅。

朱侯人物何奇哉,想君豪气凌紫崖。
当年同游龙纪寺,为爱叠嶂青崔嵬。


骚坛贾勇树旗帜,锋刃凛凛谁能摧。

昔闻龙石名,今觅龙山路。


泛江循近洲,即陆入遥树。


离离列彩岩,泫泫濯甘露。

浪著芒鞋到处游,乡关佳境足方投。


已讶石塔淩云起,更喜瑶池绝顶流。


方广大岩狮子口,玲珑异穴天龙头。

临安山水似江南,天气况当三月三。


往往挥毫逢鹤野,行行骑马过龙潭。


载歌白雪谁能和,试饮清泉亦不贪。

出河津县西郭门,西北三十里,抵龙门下。
东西皆层峦危峰,横出天汉。
大河自西北山峡中来,至是,山断河出,两壁俨立相望。
野服芒鞋步步同,天寒酒薄客情浓。
身如萍水同千里,路入烟萝更几重。
沧海清江共今古,黄花红叶杂秋冬。
也有园林一亩宽,偏逢山寺共追欢。
霜钟细认前朝字,露顶闲携上古冠。
浪迹江湖悲杜老,孤吟风雨似郊寒。
风月无边宇宙宽,斯人底事异悲欢。
雁横塞北空传简,菊满篱东好挂冠。
黯淡秋心诗亦瘦,萧疏爽气酒馀寒。
湖山一望水云宽,暂割新愁接旧欢。
狂客不衫还不履,奇峰如笏更如冠。
乍闻鹫岭传清梵,直上龙门接广寒。
而今莫放酒肠宽,且让诸君得尽欢。
不战犹能豪满座,难降谁更怒冲冠。
清游片晌心逾淡,狂语当年胆尚寒。
秋衣才著带围宽,强起聊陪一日欢。
少长尽招佳子弟,后先竞集古衣冠。
花如多病怜容瘦,蟹味堪馋怕性寒。
路转峰回一径宽,名山佳节两相欢。
擘窠直可同留带,拜石何妨自整冠。
寂寂深林人语响,潇潇隔夕雨声寒。
身闲地僻惬心宽,恍与山灵客主欢。
五代历今真佛土,十年笑我尚儒冠。
石槽泻溜清泉滑,竹院阴分翠障寒。
不为登临放眼宽,偶逢时序强为欢。
八年几度依游屐,九日重来感素冠。
已是悲秋吟晚节,况因久病怯轻寒。
一重山水一重新,环抱山庄最可人。
曲涧泉流来似去,缺峰云补假疑真。
南东其亩分疆理,山水之间得知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