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鸟径缘沙小,鱼梁叠石高。


细流通乱屿,杂树带平皋。


白鹭怡心性,青禽惜羽毛。

寒雾依山敛,晴沙与岸颓。


林塘无路入,窗户有时开。


野客抄书去,邻翁送酒来。

草阁经秋净,柴扉近水开。


霜林收橘柚,风磴坐莓苔。


钓艇寒初放,樵歌晚独回。

谷国有亭溪水边,税车安寝不无缘。


芰荷苒苒双飞鸟,芦苇深深一钓船。


故国寄声无去雁,他乡催泪有啼蝉。

独住水声里,有亭无热时。


客来因月宿,床势向山移。


鹤睡松枝定,萤归葛叶垂。

滚滚溪亭雨未休,偶陪小队得来游。


蚕桑时候将何望,燕麦风前信隐忧。


民力已殚诚易与,天心非远不难筹。

冲风被褐过桥来,水净孤城没点埃。


只是老怀犹自可,怀人惊世复何哉。

岁晚相从说睡翁,拥炉吹烛酒杯同。


九原不作泉溪冷,空以残编着眼中。

野茶无限春风叶,溪水千重返照波。


只去长桥三十里,谁人一解枉帆过。

晚凉人未醉,移席泛烟波。


酒远杯常待,舟平岸易过。


鸟边浮晚吹,花底度轻歌。

远集亭边骑,新成槛外舟。


岁时开小会,信宿是中秋。


倚杖迎岚气,褰裳渡石流。

甚小幽栖地,能令二妙从。


文中吴季重,名下郭林宗。


解发临高涧,浮杯望远峰。

新安江上客,卜筑古邗西。


选石安棋局,临流倚杖藜。


花源舟自入,竹径酒曾携。

邂逅穷荒遇俊才,故将怀抱向君开。


功名未得金横带,老大空惊雪满腮。


岭北嘉蔬无此笋,江南相识尚逢梅。

滔滔武溪一何深,鸟飞莫渡兽莫临。


山色欲学翠凤舞,笛声自作苍龙吟。


樽罍谩借春力暖,鬓发未免霜华侵。

山光与溪色,一碧泻云中。


倚槛久未去,更听松上风。

浯水日悠悠,虚亭压水头。


棹歌喧极浦,峰翠漾中流。


每夜偏多月,长天只似秋。

高亭虚出水,结构若天成。


波荡垂帘影,窗留过橹声。


树低看岸远,风细觉潮平。

羲轮亭午烁炎威,溪上轩窗匝翠微。


野泽蒲深初类堞,坏垣苔老半成衣。


争花晚蝶萦丛住,避弋惊禽截浦飞。

芳时谈古调,霅浦少人同。


化日桃花外,归船便隔春。

系缆堤边江水平,风来细细袭衣轻。


淡烟几抹沙痕暗,新月一钩天际明。


锦绣围中搜野趣,笙歌丛里和吟声。

溪亭镇日著吟身,不浣衣中一点尘。


水比世间机巧者,山如前辈典刑人。


唤回魂梦敲茶臼,费尽工夫整钓纶。

借得溪亭一解衣,忘机燕子去来飞。


采桑女伴携篮过,罢钓儿郎荡桨归。


嫩草正芳鹅鸭斗,浅潮初落蟹鱼肥。

倚柱看潮生,渔歌静中发。


吟罢寂无声,江风对山月。

载酒何人过子云,传呼鸡犬亦惊奔。
门无车马苔侵径,坐近池台竹覆尊。
好月邀人留晚照,疾雷催雨过前村。
极目青天蜀道难,无因长坂得联骖。
思乡浪费肠回九,行世何妨臂折三。
杨柳风微生百媚,棠梨昼永带馀酣。
借屋三间俯近郊,溪流如练绕兰皋。
聊同彭泽归栽菊,肯向玄都问种桃。
别久心情浑漫浪,相看须发转萧骚。
一榻溪亭直万钱,满床明月伴闲眠。
荷花不把秋香惜,又逐西风到枕前。
廿载瞿塘路上行,惊魂飘泊叹浮名。
从今稳步随明月,肯信风涛陆地生。
曲径环深树,何如习氏园。
参天含雾气,蹲石倚云根。
横覆高低屋,斜连远近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