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紫云山下别三年,两地音书各杳然。
为报澉湖春水动,放歌相约上渔船。
结交头白总忘年,相见无因事偶然。
绝胜当时风雪夜,到门空返剡溪船。

众心爱金玉,众口贪酒肉。


何如此溪翁,饮瓢亦自足。


溪南刈薪草,溪北修墙屋。

参差榆柳逼门前,不剪茅茨不斫椽。


岁晏鸡豚邻社鼓,秋深虾蟹水乡船。


会羞莼菜量加糁,嗔拗荷花误结莲。

一丘之木,其栖深也屋,吾容不辱。
一溪之石,其居平也席,吾劳以息。


一窦之泉,其音清也弦,吾方在悬。

子猷爱此君,不能一传神。


谁为传神者,峭茜得其真。


前有文湖州,后有王舍人。

长松万株绕茅舍,怪石寒泉近岩下。


老翁八十犹能行,将领儿孙行拾稼。


吾羡老翁居处幽,吾爱老翁无所求。

饭稻羹菰晓复昏,碧滩声里长诸孙。


应嗟独上涔阳客,排比椒浆奠楚魂。

东溪溪上隐君平,济弱恩波及相城。


思报感恩生我等,我歌聊为寿先生。

渔唱杂樵讴,茶铛继酒瓯。


醒吹云外笛,醉掉月中舟。


潮驾千寻浪,风生两岸秋。

小径入云斜,幽居魏野家。


庭轩环竹石,窗牖纳烟霞。


户外经霜树,阶前浥露花。

花影摇溪水半篙,晚风送上钓鱼舠。


乘流曳转波间线,击楫歌翻月下骚。


元亮此生惟盏酒,瑶池何日更蟠桃。

年颜欲比苕溪老,酒盏同挥夜月圆。


来共主人秋半醉,更回杨柳渡头船。

欲写寒梅愧未工,丹青赖有霅溪翁。


要观清浅黄昏处,尽有经营惨澹中。


一鹤一琴犹旧日,集丘集水自春风。

潜山之水兮源远远,溪翁何在兮源不见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自无怨,后世之人兮因兹亭以缱绻。
潜山之水兮波涣涣,溪翁何在兮波可玩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信无患,后世之人兮因登亭以萧散。
潜山之水兮流幽幽,溪翁何在兮流不休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将何求,后世之人兮因筑亭以遨游。
潜山之水兮声潺潺,溪翁何在兮声可观。
昔之隐于此地兮应甚安,后世之人兮因名亭以考槃。
连云不见五城楼,曾立金鳌顶上头。
回首乾坤双雪鬓,海风吹梦落沧洲。
坐上紫溪翁,囊悬古铜镜。
醉后向人谈,松枝作麈柄。
绛河垂地七襄回,弦月无云半壁开。
何处笛声传《折柳》,满庭秋气飒苍苔。
遥疑灵鹊桥边落,暗度穿针席上来。
苦忆勾溪溪上翁,暮年多病少过逢。
盘餐不乏怜牙健,世事无闻爱耳聋。
谁共青灯分半榻,自梳白发对孤峰。
雨斋无客自焚香,百里双缄有使将。
思渴为公嫌茗少,才悭于我愧笺长。
晚来丝鬓忘禅榻,湖上青山带草堂。
夹路桥边看黛色,丁家楼上对黄昏。
到窗风雨光摇烛,拍岸芦波响聒门。
桔罢野农群腹鼓,枻归游子亦眉掀。
清溪之水清以深,飞湍千里赴云林。
溪居逸老雪垂领,誓指素石明贞心。
武惠仍闻涣中土,翁也古雅生乎今。
清和昼。
汲泉溜。
春牙秋片花瓷斗。
心远人间世,灯传国一禅。
静中无剧暑,诗外总闲年。
挂锡云生树,烹茶月落泉。
溪田荦确河田沃,瘠土民劳沃土乐。
河田多收十斛余,年年不肯全输租。
溪田收薄少生计,刈薪卖谷完新税。
径曲花盈坞,池通水绕门。
白云帘外岫,绿树郭边村。
抚景闲观化,栖心静避喧。
溪翁爱野客,邀赏撷芳园。
竹下憩瑶砌,花前开玉樽。
襟怀舒涑水,气象逼桃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