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枝初拆御袍红,艳质煌煌日正中。


曾对集英瞻衮冕,孤臣洒泪立东风。

洛阳宫苑地,幻出几花身。


艳色宜当午,开时惜殿春。


管弦非旧国,风雨易愁人。

万卉千葩推第一,天然国色谢铅华。


沉香亭对殊堪匹,金带围成未足夸。


宿露暖风滋绛蜡,曲阑轻幄障晴霞。

戎葵花早牡丹迟,刚值先生下马时。


不便破除千斛酒,也应勾引数篇诗。

有客邯郸久未回,西厅无奈好花开。


当筵纵赏何由共,日日开轩扫翠苔。

囊盛罂粟寄来迟,种得花开定几时。


赖有戎葵高一丈,浅红深绿总宜诗。

绀芽翠叶蔼离离,喜见新年发数枝。


无酒无朋难独赏,每来花畔立多时。

十年不见寿安红,三月燕城雾雨中。


未省何人旧栽得,斩新雨露斗春风。

华清野鹿不曾来,孔雀屏深扇影开。


九奏乐停春日午,绿衣初进紫霞杯。

折得新花马上归,天香撩乱入春衣。


玉栏霜晓寒初破,金谷云晴暖欲飞。


宴罢最宜灯下见,乱馀应怪草间稀。

忆昔池亭同啸咏,只今扶病少过从。


石阑花好几时发,林径苔深尽日封。


转觉春风愁见雁,可堪夜雨坐闻钟。

千叶鹤翎红,仙姿自不同。


名传李唐后,根托帝坛中。


霞佩分王母,金盘送玉童。

惆怅乘骢客未回,杏花落尽牡丹开。


西厅吏散文书静,几向花阴立紫苔。

洛下名花迥绝尘,宝阑斜倚见风神。


香飘梁苑聚仙子,色压汉宫无美人。


宿露暗侵芳骨冷,晓霞低照靓妆新。

莺歌蝶舞送春忙,一笑人间更艳阳。


忍使唐宫忘旧宠,争夸汉殿倚新妆。


锦嫣日炙煌煌焰,玉暖烟全漠漠香。

杨监全胜贺监家,赐湖岂比赐书华。


四环自斸三三径,顷刻常开七七花。


门外有田聊伏腊,望中无处不烟霞。

花接门园记洛川,明农堂畔识丰年。


自量拾级身犹健,共约楼居意欲仙。


倚槛聊舒千里目,举头应侧万人肩。

品极王封壶有妃,其馀国艳视诸姬。


上黄贵紫知无敌,藏白分青合付谁。


旧谱由来虚爵邑,新名此去备藩维。

万花川谷第芳菲,也许湘灵媵伏妃。


翠叶迎风牵荇带,红绡浴日湿宫衣。


共船不妒龙阳钓,警乘犹疑洛渚飞。

魏紫姚黄凝晓露。
国艳天然,造物偏锺赋。
独占风光三月暮。

交情淡薄爱天真,亲寄韶容到窭贫。


便乞诸公城壁饮,风前同醉一枝春。

既全国色与天香,底用人间紫共黄。


却喜骚人称第一,至今唤作百花王。

远冲岚雾香如故,再照春阳色转红。


亲手满瓶添净水,一时回献梵王宫。

太守分花春满盘,谓从郴岭剪来看。


恩宽罪大方流涕,渠敢伸眉向牡丹。

翠袖馀寒,早添得、铢衣几重。
何须怪、妍华都谢,更为谁容。
衔尽吴花成鹿苑,人间不恨雨和风。

不假阳和一线功,谁移洛裔入幽丛。


清高正色秋风里,富贵回头春梦中。


冷艳似将金缕衬,暖香何用碧纱笼。

记花王旧时名品,共传姚魏黄紫。
洛阳种植雄天下,何日移根来此。
青镜里,任淡抹浓妆,莫挽春衫比。

阆苑曾推第一花,天香今散洛阳家。


纷披自捧当庭露,烂漫还舒满院霞。


不畏风欺吟鬓短,从教月上醉肩斜。

持向瑶台宴里夸,秾芳原自擅仙家。


却怜此夕同沾醉,犹似曲江共看花。


席换新醪邀片月,杯摇残景驻轻霞。

倾城名艳出尘寰,独立春风意自闲。


素月故应留雾佩,青山长为扫烟鬟。


瑶池若见堪停宴,洛水如逢可待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