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栀子同心缀缬斜,融融宵露湿涂鸦。
潘郎傍署移新省,姚女明妆见旧家。
解佩临风疑橘柚,郁轮凝碧怨琵琶。
谁买长门作赋才,守宫砂尽故徘徊。
燕衔落蕊成金屋,凤蚀残钗化宝胎。
三月繁华春梦熟,六朝芳草暮霞堆。
宠诏封泥第一枝,赐袍帘外拜恩时。
春风律应清平调,夜雨香留绝妙词。
天上有机遥织谱,河阳无影望连漪。
宫额亭亭廿四桥,披离新柳弄春朝。
柘枝拍待莺喉啭,杏子衫匀蝶翅消。
酒半倚阑浮琥珀,风前骑鹤听笙箫。
一朵巫云夜色祥,三千丛里认君王。
月华蘸露扶仙掌,粉汗更衣染御香。
舞傍锦屏纷孔雀,睡摇金锁对鸳鸯。
不住扬州听玉箫,相思连夜泛江潮。
几多花落几多雨,廿四风来廿四桥。
下水只愁千片尽,待人还见一丛娇。
护花密系金铃索。
锦围碎剪霞绡薄。
醉靥不胜情。
秀色盈春野。
怪觞筹、经旬不动,禾兴城下。
屈指雕栏殷勤护,十五名姬欲嫁。
为春忙,名园踏遍,笙歌迹如扫。
嫩荫开后,动白袷青鞍,游侣都好。
几时不到城南道。
麝槛融脂,蜂衙缬翠,游人顾影宜昼。
幻出珠含,斜分锦护,宛是雒京时候。
依稀谷雨,枝共叶、难容春瘦。
徐熙妙腕,团合花魂,尺线疑湿。
曳露含风,胭脂到底输淡白。
借他闭雨门深,梦洛阳香国。
曾是洛阳游侠客,销魂的为名花。
相偎乡路酒重赊。
暖香开未遍,疑待鼓声挝。
城南水涨前村路,险被青泥误。
好风扶我画栏前,玉琢吴宫小字正当年。
王家步幛栖香满,晕逐脂痕转。
客次惊衰白,归期先牡丹。
空枝兼病力,啼鸟问愁端。
平日长相忆,东风忍不看。
自古成都胜,开花不似今。
径围三尺大,颜色几重深。
未放香喷雪,仍藏蕊散金。
洛花古来称第一,金为之相玉为质。
画堂深处养根荄,丽日光中见颜色。
人力栽培傥未周,本然之天从而失。
此花未开时,美子藏深闺。
香心若无有,深浅何由知。
前日花忽开,美人放出深闺来。
我居不识春,春至验鸟语。
谁知有芳丛,远在幽人墅。
千葩笼雾縠,万朵罗烟缕。
芳树不合生深堂,座上似已闻生香。
乃知丹青逼造化,独有真假争毫芒。
枝外霏微包雨露,笔迹淋漓湿缣素。
绝艳浓香一倍繁,青春归去已珊珊。
障风护恐檀心损,和雨攀应玉手寒。
今日我来频举爵,明年谁共凭栏干。
按谱新求洛下栽,朱栏围土事深培。
半妆晓日争光照,一笑春风喜竞开。
得地自依孙相閤,飞香欲绕邺王台。
姚黄容易雒阳观,吾土姚花洗眼看。
一抹胭脂匀作艳,千窠蜀锦合成团。
春风应笑香心乱,晓日那伤片影单。
独王花天晚自开,群芳臣妾漫争媒。
金刀几度裁云叶,玉席多情向斗魁。
檀口似迎迟日笑,香心肯逐疾风颓。
花蒙一顾重长安,从此时人洗眼看。
留艳徘徊供燕席,飞香迤逦上貂冠。
露苞含晓宜三嗅,风朵摇春似七盘。
新向坡头种牡丹,更开小径傍层坛。
先生倍费栽培力,俗子那容取次看。
应有司花来守护,更须插槿与遮栏。
红紫争先有底忙,姚黄晚出最芬芳。
玉非蒸栗难同色,露是蔷薇更染香。
翠幄密遮春去路,黄云低映晓来妆。
剪却牡丹春事休,莺应惆怅蝶应羞。
绿阴满地无人见,倚遍栏干独自愁。
青帝工夫在牡丹,花开时节奈春残。
坡头况有狂风雨,莫惜金刀剪取看。
花间待公来亦久,公归花亦随乌有。
凫鸿忽堕寄新诗,尚忆花前同举酒。
问人执戟明光宫,何似醉乡时一中。
春来百物不入眼,赖有姚黄并魏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