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雨中摧抑更凄清,拥髻愁姿倍有情。


黛色脂光看不定,最宜侵晓未分明。

亭亭美箭欲开迟,秀出群芳圣得知。


满地虫声残月里,秋心如许语将谁。

雪青衫子绮罗新,一晌当前色相真。


袖薄天寒无限意,至今犹忆淡妆人。

千畦万陇付骄阳,小院呼童汲瓮忙。


堪笑书生说宏济,惟馀一溉到幽芳。

相宣五色炫晨光,豆架瓜棚共作场。

一例当风相妩媚,不知齐鲁有姬姜。

步步轩廊翠蔓牵,闭门生事只萧然。


秋来未觉凄凉甚,更与牵牛伴一年。

翠蔓回环抱曲廊,粉肌含露媚朝阳。


姜郎结习应难忏,老去犹然爱淡妆。

老来无事独焚香,药裹扶身万念忘。


连日为花抛美睡,一分犹作少年狂。

浥露层层翠作堆,迎风潋潋紫霞杯。


小园莫笑秋容淡,犹赚衰慵一顾来。

小女褰帘呼早起,披衣小立看牵牛。


幽娟数朵最宜晓,风露一庭先入秋。

侧塞轩廊翠蔓斜,秋芳虽冷意犹赊。


淡敷粉本庭心月,微映天然屋角霞。


白石固应知老味,居仁未敢作生涯。

衰白馀生事,沉冥遣有涯。


无心呈妙色,破涕向幽花。


自识优昙瑞,宁为大耋嗟。

长是无人见,惟馀残月斜。


新承九秋露,出浴五更花。


淅沥轻寒袭,凄迷宿雾遮。

向夕巡篱落,侵晨汲井华。


微添经外课,不断佛前花。


晓梦连凄艳,炉烟拥翠霞。

一箭比琼华,娟娟凉露斜。


窥庭惟皓月,贻佩是青霞。


往事沉沉去,新悰念念差。

释名


黑丑、草金铃、盆甑草、狗耳草。


气味


(子)苦、寒、有毒。


主治


大便不通。

河鼓星高,绕莓墙、几点野花开了。
不近夕阳,横斜晓风吹老。
依稀过雨长天,谁脱下柴窑新稿。

过了填桥,算黄姑无事,瞥来池馆。
重露娟娟,全凭嫩筠扶蔓。
碧窗未拓蝉纱,空想杀、停梭娇面。

药品能攻疾,花名强效人。


应无渡河想,且免服箱辛。


壳绽金铃子,苞舒碧角巾。

桂阳有仙人,姓成名武丁。


胡为堕人世,人惟识其形。


一日语其弟,吾将返青冥。

银浦阔。
黄姑渡河候,此花心切。
藓砌仙根,竹篱露蔓,凉丛千叶。

一泓天水染铢衣,生怕红埃透日蜚。


急整离离苍玉佩,晓云光里渡河归。

绛河牛女,是何年种玉。
瓞绵秋圃。
引翠蔓、暗满疏篱,渐蓝茜斗妍,小花微吐。

佳期逢七夕,星驾不须邀。


河鼓临牛渚,天孙度鹊桥。


气随凉雨集,心与彩云飘。

篱笆雨过晚阳红,碧衬秋空点染工。


河鼓星高钟异卉,铢衣烟靓袅西风。


香挼茜彩涂姜色,蔓引凉姿入豆丛。

卉中深碧斯为最,绣蝶红蜻宿近枝。


巧补疏篱阴漠漠,善缘高竹实累累。


满承秋露瑶杯莹,半敛朝阳翠袖攲。

露气浮风入短篱,蔓延高下复参差。


轻清不作妖红艳,漠漠秋阴分外宜。

漫漫银汉流,耿耿横天路。


盈盈河畔女,灿灿临长渡。


轧轧弄金梭,飒飒鸣如诉。

茅屋松窗,正西溪溪曲,短篱低亚。
秋草试花,枝枝锦葵墙下。
荒园渐少芳菲,映碧藓、牵藤斜挂。
银河渐曙。
脉脉似曾花欲语。
天上人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