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尧天雨露承新诏。
珂马风生趋急召。
玉符曾将虎牙军,金殿还升龙尾道。

秋鸿只向秦筝住。
终寄青楼书不去。
手因春梦有携时,眼到花开无著处。

大都四绪阴晴半。
天上油云舒又卷。
若还心也似云闲,老色何由来上面。

往年糊口谋升斗。
朱墨尘埃沾两袖。
黄粱梦断始归来,依旧琴书当左右。

淡烟斜日长亭暮。
难得韶光容易度。
江南无限断肠花,枝上东风枝下雨。

三河自昔繁华地,君最风流堪自喜。
莫向天涯作旅愁,人生大约如萍寄。


曲江当日曾连辔。

越衣当暑清风至。
芒鞋偶过云岩寺。
虎丘山下故人家,能倒金樽留我醉。

马山雨脚常如线,难得今宵云幕卷。
莫嫌秋馆太寒清,紫贝翠珠空际满。


高人取适随宜便,涉趣时能生妙观。

白蘋风起凉初峭,万里故人书始到。
分襟岁月未为多,侧帽情怀何故少。


人言何所无芳草,莫倚阆风悲远眺。

小楼今夜凉如水,斜倚枕囊愁不寐。
唤回心眼十年人,帐春深贪睡美。


韶华过羽留无计,谁道人生非梦里。

当年际此狂难遏,喜醉夜晴花映雪。
而今畏冷闭门多,荒却一天香共月。


故园亦有梅花窟,玉照精神光四彻。

山中昨夜寒光彻,费尽天工珠万箧。
萼华素被梦初回,临镜妆新娇欲绝。


妖娆颊粉香疑热,璀璨唇饴红可啮。

青山缺处平芜远,不见江南芳草岸。
待凭春水送归舟,还恐归期同电幻。


愁情久似春云乱,谁信言愁情已倦。

西园雨过风犹劲,细算无多春色剩。
花心睡蝶漫魂酣,叶背流莺休舌佞。


双情缱绻凭谁证,锦段貂褕珍重赠。

银屏一曲天涯似,谁遣青鸾通锦字。
零红断粉总愁根,忍作东风行乐地。


十年冉冉无穷事,似影如尘浑不记。

瑶台昨夜传银电,芳事依稀知近远。
擘开紫菂苦深含,抽尽红蕉心未展。


嬉春绣毂轻雷转,尽载笙歌归别院。

村墟日上人声集,几砚床书喧外寂。
阶莓云润绿偏浓,廊叶风多旋不息。


慵来应物如顽石,静处观生真退鹢。

韶华肯为愁人好,止与玉楼供巧笑。
但怜芳树换新阴,未惜断红迷野草。


排空雨阵何时了,倦枕朦胧昏又晓。

夹帘不卷重堂暮。
白骑少年何处去。
云根稚藕已胜花,烟外子松今作树。

一片江南春色晚。
牡丹花谢莺声懒。
问君离恨几多长,芳草连天犹觉短。

南枝又觉芳心动。
慰我相思情味重。
陇头何处寄将书,香发有时疑是梦。

江云叠叠遮鸳浦。
江水无情流薄暮。
归帆初张苇边风,客梦不禁篷背雨。
天街密信传青鸟。
恍出尘寰会瑶岛。
错莫春霄风雨声,繁枝迸落长门晓。
空庭人静香篝冷。
睡起无言妆懒整。
莺声转转绕花幡,燕子双双穿藻井。
船窗倚处蘋风晓,淡学内家妆束好。
和歌休用十三弦,看取樱桃红绽早。
五湖今夜游船少,犹胜五陵添蔓草。
开筵喜近东篱节,撩乱黄蜂孤馆热。
禁城宫漏已三催,未许丽人容易别。
霓裳着意明肌雪,北里声高心尚怯。
泠泠水向桥东去。
漠漠云归溪上住。
疏风淡月有来时,流水行云无觅处。
泠泠水向桥东去,漠漠云归溪上住。
疏风淡月有来时,流水行云无觅处。
佳人独立相思苦,薄袖欺寒修竹暮。
轻暖轻寒无意绪,朝来几阵梨花雨。
妆成独自倚阑干,暗数落红愁不语。
杜宇一声人欲去,残云片片依沙渚。
积雪未消春意动,千里登临游目纵。
月明初度影娥池,曙色稍侵鸣玉洞。
佳人象管怯初寒,银瓶梅萼犹含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