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寻常三五夜,不是不婵娟。
及至中秋满,还胜别夜圆。
清光凝有露,皓魄爽无烟。
不热不寒三五夕,晴川明月正相临。
千珠竞没苍龙颔,一镜高悬白帝心。
几处凄凉缘地远,有时惆怅值云阴。
清洛半秋悬璧月,彩船当夕泛银河。
苍龙颔底珠皆没,白帝心边镜乍磨。
海上几时霜雪积,人间此夜管弦多。
中秋万里卜阴晴,数岁无如此夜明。
山月渐高天渐阔,海湖随满地随平。
共须酌酒开怀抱,独为登楼羡老成。
清湛乾坤一色新,好风吹动月精神。
明河仿佛通南海,列宿分明拱北辰。
蟾窟易伸攀桂手,霓裳错认舞花人。
尘世清光重此时,夜晴那惜倚阑迟。
槎通银浦客何去,秋遍唐宫人未知。
轮转高山看桂满,席妨深树命樽移。
团团一轮月,飞上黄金阙。
空斋兀坐悄无言,出门一笑天地白。
银河耿耿蟾宫秋,金波穆穆凝不流。
万古同明月,当年此夜殊。
佳人罢瑶瑟,为我解罗襦。
烛灭高堂上,花阴绮席隅。
露下海潮落,风高秋汉移。
明月自千里,浮云但一时。
酌酒酬清影,长歌有所思。
暑气销清夜,逢村即泊舟。
孤云归岭散,新月入江流。
酒以亲知合,诗因官事休。
既出群滩险,欣逢夜月清。
波澄惟有白,山色自分明。
疏柳风微拂,归乌夜不惊。
温风两岸草虫声,水调邻舟动客情。
野泊梦惟江鸟见,春宵月似玉人明。
愁多怕更移香国,诗好都缘住锦城。
高阁中夜坐,揽此山上月。
目尽意未已,移步向林樾。
碧草色欲无,朱华影俱白。
一台稳占高秋,秋情只许词人领。
华镫尽处,碧云都敛,玉蟾孤映。
去雁关河,啼乌城阙,苍茫天迥。
一种月团圞,照愁复照欢。
欢愁两不著,清影上阑干。
鸳瓦粼粼霜似雪,池冰坚结琉璃碧。
巢枝宿鸟冻无声,一轮寒月东方出。
冰壶月曜澄清华,泬寥天气迷寒鸦。
墨香萦涤砚,入座愈清辉。
韦柳真诗在,求羊好友稀。
楼高孤月伴,石古乱蓁围。
秋风清且劲,夜月澄无哗。
月当澄清间,百倍常光华。
金盘挂滉瀁,水鉴磨痕瑕。
中秋去岁中和宴,表海今宵北海罍。
天上无私是明月,隔淮千里照人来。
年年照离别,今夕喜团栾。
不是人心异,全胜昨夜看。
八荒同皎洁,列宿让清寒。
今夜团圞月,清光万里同。
恐添慈母思,不敢说山东。
彩虹飞入碧波中,水色天光上下同。
照澈山城千里白,谈深宾主一灯红。
楼台清寂惟留月,庭院空明却静风。
主人呼酒入楼来,恰好晴空宝镜开。
一片冰心看皓月,十分秋色上层台。
篱边旧雨初逢菊,柳外新音奏落梅。
畏病常疏酒,持杯又复醺。
只因怜皓月,不敢薄秋云。
桂影当阶写,箫声隔院闻。
素娥准敕六丁擎,下照尘寰似水晶。
河汉无云天万里,溪山不夜月三更。
蓬莱弱水何曾隔,玉宇琼楼无此明。
曲曲栏干正正屏,六铢衣薄懒来凭。
夜深风露凉如许,身在瑶台第一层。
手弄双头茉莉枝,曲终不觉鬓云欹。
佩环响处飞仙过,愿借青鸾一只骑。
月出天边水在湖,微澜倒浸玉浮图。
搴帘欲共嫦娥语,却恨林间鸟乱呼。
画阁东头纳晚凉,红莲不似白莲香。
一轮明月天如水,何处吹箫引凤凰。
危桥横石架云端,跨鹿登临景象宽。
颢魄洗烟澄碧落,桂花低拂玉簪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