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九秋刚半,望天边云影,淡烘黄月。
擪笛弹丝豪兴减,宛转愁肠凝结。
庾亮楼头,马融帐底,坐等姮娥出。
讲学输君据上游,偷闲让我占林邱。
一枝圜点淋漓笔,写作梅花澹墨浮。
索梅想欲梦同游,不怕林逋错老邱。
一首新诗名士聘,分来半树暗香浮。
身世原为客,何必叹离居。
脚跟不用线系,天地本吾庐。
梦觉池塘芳草,酒醒晓风杨柳。
尘埃终日满华颠,忽见新诗堕我前。
溢目众篇虽杰出,惊人逸思独飘然。
秀如松桧枝枝老,好似珠玑颗颗圆。
说着登临喜欲颠,正惭拘俗未能前。
羡君领客同游去,使我闻风亦豁然。
已叹高怀能放旷,还欣佳句更清圆。
江楼悬夜月,隔水漾芙蓉。
谁送青溪鲤,因怀白雪峰。
人今犹两地,剑已合双龙。
为有丘中契,言寻江上村。
三秋虚蒋径,一病托文园。
静室长依树,孤吟或闭门。
桑柘如钱柳如雪,南村北村欲蚕月。
老翁饭饱摩腹行,白鸥自随闲唤铁。
扳花正恨颜色乾,哦公七言毛骨寒。
四壁萧萧一味愁,了无从事到青州。
殷勤独有张公子,为遣玉人宽鬓秋。
开府南陵气序秋,翠屏千垒对岑楼。
力宣膏泽均千里,坐赏溪山冠十州。
小谢篇章耐吟讽,谪仙踪迹自风流。
岷峨策足问修程,入对明光近太清。
五十年间多士赋,三千笔下一魁荣。
斯文焜耀由奎画,是处流传仰蜀缨。
闲来选胜并探幽,想见诗才造凤楼。
随手一编兵火历,回头十载爪泥留。
鞍归马岭登临慨,岘化龙湫风雨愁。
城南分手五经秋,肯信才名晚未收。
济济青衿歌在泮,萧萧白发倦登楼。
山川寥落云千里,骨肉凄凉草一丘。
寒意连朝进,祥霙万里通。
洁身原有道,润物又成功。
馀霭犹吞日,狂飙漫走空。
丰年真可必,时雪降今冬。
飞霰纷纷集,同云幂幂重。
炉深添炽炭,寺远隔疏钟。
日色久无光,霖霪更弥旬。
暮空出华月,秋气生精神。
碧天湛如水,山川供奇珍。
胜景天壤间,造物不能秘。
堂堂亘古今,取舍愈无匮。
江山本自如,优劣随人意。
笔阵须鍪甲,轻烟久秘藏。
犀文夸妙手,鱼腹验真方。
制就玄圭象,磨成点漆光。
碧霄桂影堕寒溪,赏心正与幽人期。
凭轩一俯吟思发,雕肝镂肺成新诗。
水流月出咸自尔,去来休论东与西。
结绳嗟已远,书尺济斯民。
汗竹功犹浅,香皮世益珍。
廉方能洁己,舒卷解随人。
琢就阴崖骨,良工用意勤。
沼心初受水,镜面已生云。
自比圭璋质,能成翰墨勋。
锐精文字里,今古叹毛锥。
职在中书贵,功因大手奇。
楮君频借重,墨客最相知。
相携摄履响层峦,翠蔓苍萝著处攀。
身在天台秋色里,路经巫峡暮云间。
欲飞还住一仙子,似淡如浓双远山。
讼牒日已稀,私幸庭无留。
胡不了租税,顾为此拘囚。
催科迫星火,对案亦包羞。
弹铗悲歌莫浪嗟,笔耕心织是生涯。
区区子岂痴摹虎,事事吾犹错画蛇。
不分缩头几类鳖,苦嫌怒目几遭蛙。
是非得丧一毫轻,蛮触何劳角上争。
未可轻量天下士,渠知不是彀中英。
平生我亦轻馀子,到处君安得此名。
金陵郁迢递,行旆暧悠悠。
兰台清露集,松庭积霭收。
白鹭回修渚,朱凤矫崇丘。
长安为客一年多,喜听明良和舜歌。
风海稍纡仙足骥,云山微露佛头螺。
两都赋在名为累,三策文成病作魔。
精舍初成近惠泉,几回辰至起僧眠。
新正屈指今三日,旧约惊心又一年。
慈母板舆应偶尔,佳宾草饭乃居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