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蚕事忙时三月中,苍苔门径少人踪。


抱篮知是谁家女,偶向柔柔陌上逢。

田头纵步午风凉,陂水青青浸稻秧。


爱杀檐前双燕子,落花多处得泥香。

林绕方塘水绕洲,杖藜随处得迢游。


却嫌薄暮东风急,便觉经寒似麦秋。

春色相将到楝花,柴门深掩似山家。


日长无事琴书罢,纱帽笼头自煮茶。

木奴花发四邻香,静里偏知日晷长。


坐久出门看野色,乱山平处是钱唐。

断岸防颓费石包,雨声又听响中宵。


杏花零落飘香远,明日扶筇度石桥。

春日田家始作劳,下乡胥吏苦频搔。


如何学得仙源隐,不种桑麻只种桃。

野蔌村醪暂遣怀,每呼邻叟尽馀杯。


醉来却倚柴门立,闲数昏鸦几个回。

筠笼采摘小童回,樱豆堆盘杂笋梅。


正尔客怀寥落甚,不妨频覆掌中杯。

高陂分水出湾头,宿雨晴时好放舟。


闻说春山多胜事,几时寻壑入经丘。

花柳村村社鼓喧,花含宿雨柳含烟。


野夫何处堪行乐,不是花边即柳边。

连宵急雨送轻雷,又见郊原草色回。


此去城门三十里,踏青能有几人来。

村扉寂寂掩荆柴,雨阻清明客少来。


自把新茶试新火,喜看榆柳变炉灰。

草芽雨后一番青,处处郊原趁雨耕。


我亦村居聊避俗,傍人错比晋渊明。

桃杏何曾羯鼓催,春风先后自吹开。


为怜红影临清泚,不惜芒鞋得得来。

夜听檐声似雨声,晚窗操笔喜诗成。


东风消尽门前雪,又见墙阴荠菜生。

晓起惊看雪拥门,地炉火暖自添春。


交游岁晚俱零落,谁复扁舟访故人。

水亭傍午好追凉,白鸟飞来玉一双。


修竹似嫌炎暑近,并移清影过南窗。

出门见青山,幽意日潇洒。


修竹绕舍东,流水在田下。


衣冠不须着,犁锄亦时把。

陶公归桑里,谢客营石门。


于世既无竞,努力事田园。


春还理荒秽,良苗应时繁。

新蝉满树夕阳斜,半亩蔬香老圃家。


荚破鸟衔篱下豆,叶黄虫蚀陇头瓜。


途穷生事皆如此,世乱征徭未有涯。

稚子骑牛横笛,老翁置酒高歌。


算来人生有几,莫问世事如何。

霜寒禾黍初熟,日落牛羊自归。


乐事须还田舍,浮名不入柴扉。

山色依云闇淡,溪声漱玉玲珑。


孤笛醉吹明月,扁舟卧钓秋风。

步月溪头置酒,野草不妨醉眠。


百岁独多暇日,万家共乐丰年。

春酒家家初熟,春花处处光辉。


看花更携酒去,酒醉却插花归。

买田何须近郭,作屋却要依山。


青松共我终始,白鸟随人往还。

出门望四野,忧心恒忡忡。


问子何所忧,百感填予胸。


谁云天泽远,举目尽疲癃。

两载还故庐,幽意颇渐适。


方与海滨老,农谈忘日夕。


朝看驱牛出,暮见栖鸟息。

太湖三万顷,湖中东西山。


谋隐愧不早,欲往嗟衰年。


道南地夷旷,半占龟鱼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