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霜满颐间雪满簪,已甘萧散卧山林。


如何六十公孙子,尚作当年举子心。

午漏奏新诗,昕朝召节飞。


若非梁武帝,谁识谢玄晖。

君王初未识相如,谁与殷勤荐子虚。


莫笑粗官便无用,粗官也解试中书。

凤诏飞来墨未干,南阳龙卧岂能安。


乾坤局面随时异,鱼水君臣自古难。


华国文章名望重,逼人正气色芒寒。

湖水茫茫一叶舟,壬辰更及甲辰游。


问津徒抱穷源志,泣玉空怜为国谋。


纸帐飘摇千里梦,野鸡撩乱五更愁。

年华又转甲辰春,天地宁甘是旧人。


草木有情迎淑气,江山无约遇嘉宾。


一帆风月资行舫,万里桃源喜问津。

清霜未降枫先赤,紫蟹初尝菊半黄。


终岁只闻田舍乐,一时顿觉市朝忙。


清晨雁鹜盈前浦,落日牛羊满近冈。

岸侧野花香拂棹,竹间细水暗通船。


尘中已觉俱成梦,幽处真疑别有天。


红敛江村寒映日,翠浮沙市晚生烟。

长安初霁雪,元夕值丰年。


盛聚文章士,弘开翰墨筵。


星桥通贝府,火树烛瑶天。

关中连岁天无雨,泾渭扬尘水如乳。


时当四月景清和,却讶炎蒸乃如许。


太华终南无片云,草树焦枯欲自焚。

今夕复何夕,蟾光喜未阴。


笙歌嫌漏促,灯火觉更深。


人事如朝暮,年华自古今。

零落黄门欻白头,几年萍梗泛沧洲。


结交悔作四公子,学佛思随五比丘。


穹室烟深归祀灶,金银云起去登楼。

雨声寒尚滴,雾气湿难消。


眼底春犹浅,愁边梦更饶。


湖山乘月夜,杖策看花朝。

人事愁中少,年华静里消。


青樽谁复醉,白发肯相饶。


抱病怜吾子,追欢慨昨朝。

吴门光练散茆茨,冠盖朝来自一时。


星聚敢论荀氏宅,云凝差儗谢家儿。


谈棋夜静倾桑落,荐客家贫但荔枝。

正苦寒风吹欲死,忽惊阛阓祝融驰。
谩夸席夺谈经日,却忆霖垂噀酒时。
谏爵谁当开白兽,恩纶曾遍锡丹墀。
始焉来此学分弓,定计初筵画诺中。
击楫少能思祖逖,同舟多赖有娄公。
老怀不奈周南滞,佳客今成冀北空。
帘卷红楼拍手看,星轺迅步上鹓鸾。
皇华节下留佳政,玉笋班中作好官。
卿相致身时则易,忠贤得路古来难。
幻出广寒境,罗袜净无尘。
素娥风格分明,玉骨水为神。
手揽清光盈掬,眼看山河一色,阅尽古今人。
鸦声欲断雉声起,柳眼已青桑眼黄。
故乡春事正如许,春事只缘思故乡。
衮衣日月炳当轩,光逮刍荛采众言。
内外修攘明治体,忧勤终始养心源。
英髦瑞列霜中干,治化春回雪里根。
过家来上冢头山,禽鸟欢呼劳我还。
石碍犹前溪水勇,风吹不动岭云顽。
菅茆尚向烧边翠,须鬓偏从镊处斑。
转蓬分首入梅关,千里空馀梦往还。
把酒无非酹明月,鸣弦不复鼓高山。
匆匆六载重携手,草草三杯一破颜。
节到重阳日,身为千里人。
半痴黄口子,多病白头亲。
熟浸菊英嫩,轻挼茱糁匀。
萧骚老矣芰荷裳,日日持竿钓水乡。
翠竹苍松为伴党,清泉丹壑度星霜。
不辞美酒百千斗,已醉韶光二万场。
历书初启日,花甲又重逢。
文字参词客,青山伴老农。
东风吹薜荔,春水浸芙蓉。
此日今还得,朝辉耀扶桑。
厥初赤子心,悬象并穹苍。
无端过浮云,暂掩本灵光。
玉城春不夜。
映月璧寒流,烛蕖光射。
鳌山海云驾。
日终甲子斗直辰,持觞远酹胡侯坟。
两桨趁鸥背城闉,四十有四同州人。
半为吴语如季真,湖穷岸出水陆分。
盈城箫鼓竞时新,独对残膏几怆神。
万顷烟涛惊伏枕,六朝风雪剩逋身。
含饴弄稚他何事,绕膝呼名记未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