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空山岁云暮,寒雪积深谷。
中有避世人,长镵斫黄独。
禾兴悭岫色,赖张璪,富霜毫。
恣翠晕安篱,烟丝倚瀑,全取空寥。
登临送情不浅,带斜晖、又听暮钟飘。
苍松蜕骨虬龙蛰,满地清阴云气湿。
山中采药人未归,老翁杖藜童子立。
翁来问师日欲西,直疑刘阮仙路迷。
图中风景浩无边,眼底云烟断复连。
十里芳村开野店,半篙新水放渔船。
山深恍惚如盘谷,地胜依稀似辋川。
云气茫茫树色苍,千章杰木拥茅堂。
真人跨鹤三山去,此日空留翰墨香。
林莽久萧条,疏篁抱幽独。
念彼岁寒盟,孤标更清淑。
瘦影弄月明,长梢拂烟绿。
山中夜来雨,岚气晓犹湿。
远岫耸青螺,长溪漾晴碧。
鸟韵弄晴晖,松阴护苔石。
何处幽偏境,能清物外心。
山回苔径狭,溪绕荜门深。
云树霏晴翠,烟萝霭夕阴。
石门积雨黯层峦,鸦路苍苍万木攒。
为忆秋风吹老屋,孤情着意写荒寒。
天女遗香,似丈室缤纷,重睹芳艳。
倚日熏霞,何处映红人脸。
容易万感逢秋,听雨旧情零乱。
脂凝黛冱。
黯淡春愁如诉。
怅徐娘、有限残妆,共东风终古。
柳花飞尽春归后,翠屋重重嘉树茂。
日长庭院梅雨过,满地浓阴间白昼。
参差池馆倚碧空,台榭半临湖水中。
江村杳霭路不分,野人作伴鹿与麇。
五月六月雨三日,千山万山皆白云。
平堤漫漫江水绿,翠树重重覆萝屋。
倚天壁立青芙蓉,蜿蜒起伏如游龙。
夜来惊雷挟飞雨,化作白云千万重。
白云如波起平地,楼台不辨金银气。
连峰起伏如蟠龙,幽壑下浸冯夷宫。
溪深水远足鱼鳖,时有孤舟垂钓翁。
人家几簇依林薄,共食溪鲜有真乐。
幽独元无富贵心,谁将花叶染黄金。
援琴试鼓宣尼操,惟有灵均最赏音。
羽仪偶别凤池行,暂落芦花野岸傍。
回首凌风忽飞去,碧天空阔海茫茫。
洁白清修立钓滩,云程遥待逐鹏抟。
渔翁不识孤高性,漫作沙鸥一样看。
春雨欲晴时,山光弄烟翠。
林间有高人,笑语落天外。
大父久经过偃室,梧孙千里问暄寒。
昔年澡发犹骑竹,今日论心数染翰。
海上青山任寄傲,词中白雪可胜摊。
西风萧萧芦叶黄,烟波万顷莼鲈乡。
延陵季子几年别,梦中归鬓点吴霜。
凤凰池上青云客,每写沧洲只盈尺。
青山一带云漠漠,天外峥嵘耸崖崿。
平坡漂渺接郊原,远树阴森倚林壑。
诛茅结屋两三间,翠屏相对心长闲。
远道诗筒至,披吟意自遥。
调高赓白雪,兴至拂生绡。
偶写崚嶒石,惭无万仞超。
大父久经过偃室,梧孙千里问暄寒。
昔年澡发犹骑竹,今日论心数染翰。
海上青山任寄傲,词中白雪可胜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