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玉指轻将两袖分,菱花照出斗弯纹。
巫山十二堪描写,浅黛斜侵拂鬓云。
眉妩臣罪小,君王一笑休。
明日章台路,便面越风流。
林木无声雪色残,一枝晴玉倚琅玕。
双禽何处栖来晚,重拂金衣度岁寒。
缁衣轻拂桂香清,终日间关学巧声。
不是趋时弄喉舌,朝阳要共凤和鸣。
琼枝花发雨晴初,林雀衔虫哺小雏。
食处饥肠虽暂饱,衔来物命肯怜无。
京兆多情世或羞,那知山鸟更风流。
双眉画得天然美,肯向东风媚白头。
妆台镜子远山青。
南都石黛横。
问侬夫婿不知名。
何处清音唤暮春。
莺啼燕啭与争新。
绿阴如水听来真。
玉镜鸾新,晶帘燕悄,朝露袭人兰气。
欲效当年,京兆闺房韵事。
入时宜、最要长蛾,喜宫样、匀分八字。
五步一坡陀,十步一曲折。
风雨剥蚀馀,石色沁积铁。
窈真绕羊肠,深疑入鼠穴。
说尽春愁貌不成,翠深红远若为情。
江南有客头空白,肠断东风百啭声。
淡淡春山翠黛横,生来娇态自天成。
何曾一日教人画,京兆风流浪得名。
谁把长眉一笔勾,芳魂犹忆上阳秋。
双蛾带雪翻金篓,半月穿栏隐玉钩。
靧就桃花馀掩翠,描成柳叶转含愁。
湘楚穷愁地,何名得画眉。
不因啼鸟目,应记剪灯诗。
逐客伤憔悴,征人困别离。
京兆春风到柳枝,翠帘缥缈远山奇。
梁鸿亦有齐眉乐,不要人间黛绿施。
春禽踏南枝,新柳拂蛾眉。
东风一何浅,花间声宛转。
君不见秋乌一夜啼金井,裁衣寄远剪刀冷。
翠袖笼颦怯晓寒,欲妍花貌苦无端。
黛蛾拂得春山远,不负飞鸾桂影团。
解印归来事已非,秋深霜菊锦成围。
秫田两顷都为酒,林下何须候白衣。
冰雪天高独鹤飞,山中处士薜萝衣。
岁寒清节凭谁共,折得梅花及早归。
紫霞洞客已仙游,故国湖山草树秋。
鸾鹤九霄音信杳,欲将哀怨寄清流。
谁传春信到人间,涧谷神仙玉雪颜。
冻雀预知生处乐,枝栖不似纥干山。
瑶池信杳思氤氲,聒聒春声怪汝频。
问道海棠初睡起,风流谁是画眉人。
炎天水面独摇风,谁识先生梗概同。
不是棹歌明月夜,袜罗清浅湿香红。
生就弯环细。
新月初三似。
簪染釭烟胜黛浓,惯画出、分梢翠。
消尽轻黄蛾晕小。
一弯石叶啼妆巧。
曾被阿环偷见了。
飘飘独占碧琅玕,湛湛秋波月一弯。
酷爱清声能洗耳,恍然羸马度春山。
宝髻蓬松锦帐垂,晓晴慵起斗花枝。
浓妆未必能承宠,何事幽禽唤画眉。
红杏花开好鸟啼,章台走马未归时。
螺青钿合蛛丝满,谁画春山八字眉。
妆阁晓寒愁独倚,蔷薇露滴胭脂水。
粉绵磨镜不闻声,彩鸾影落瑶台里。
镂金小合贮灯花,轻扫双蛾映脸霞。
雕笼小鸟两眉弯。
谁为描远山。
好音缥缈落檐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