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南山处士老尤贫,颇恨故交无一人。


若使知心得良友,更因多病转相亲。

重帘皱影,卷流苏百结,帐绡凉透。
翠被轻寒浑似水,又是点灯时候。
鸟妒花愁,云痴雨怨,都把良宵负。

闲斋病初起,心绪复悠悠。


开箧群书蠹,听蝉满树秋。


诗魔还渐动,药债未能酬。

卧病当秋夕,悠悠枕上情。


不堪抛月色,无计避虫声。


煎药惟忧涩,停灯又怕明。

伏三初收展病扉,夜深风露湿霏微。


碧梧巳应馀空落,大火新随斗柄飞。


燕倦客思违绿野,违花老欲褪红衣。

一纸书来感岁华。
二年何事苦离家。
春色不关人聚散。

难禁白酒薄于水,可要黄花贵似金。


一例风烟重九日,十年前事此时心。

去年舆疾上洪州,百感婴怀又怕秋。


病体不因衰后觉,宦情谁向死前休。


乞身已晚荒三径,葬子无期负一丘。

二年多病少佳怀,酒落杯中见影猜。


青女降霜溪屋冷,白姑记日命宫灾。


柳州解祟祟频作,孙子逐痁痁转来。

触热山行陡顿馀,急携拄杖息禅居。


老僧不惜山中宝,持出银函贝叶书。

水浅篙师劳,况值夏日炎。


舟维蔡桥晚,扶行御顽痁。


谁期村疃中,双屐苔花粘。

古剑秋埋匣,昏钟冷压楼。


吟情临晚锐,归计待春谋。


鸡绕村墟捕,鱼空薮泽收。

梅边无与谈,赖有之子至。


荒寒一点香,足以酬天地。


天地亦无心,受之自人意。

建水日夜浅,清滩自迢迢。


渔舠愕已无,忽点净练遥。


老身寄其上,兀若栖危苕。

雨声一夜到床头,一洗胸中万斛愁。


世态低昂付蛮触,宦途消息寄蜉蝣。


暑天卧病犹痴较,少日勤行半素休。

一别先生一月馀,高斋卧病近何如。


青囊不用参苓味,自有中和养太虚。

解带蒙头夜夜同,坐听寒雨怯霜风。


禅心淡泊悲欢外,老景生涯疾病中。


休对目前言梦幻,谁当事后说真空。

尘刹难将岁月论,每因疏越见寒暄。


一年一度深秋雁,何夕何时入塞垣。


种菊岂惟期晚节,搴萝谁不羡吾门。

休将贫病拟袁安,雪未填门见亦难。


枫叶满山山色丽,鹤翎投树树声寒。


清溪老我听潮上,白眼看人到夕残。

老来病苦惟能忍,一念空知为后人。


到底还他三昧力,此时谁问百年身。


西风未堕井梧叶,沼水犹停菱荇春。

高掩柴关人影稀,一秋伏枕愿多违。


隔林传语芳名旧,倒屣留欢足力微。


相见定应期后至,入山何可但空归。

到海定知三夏尽,归山曾约北风初。


夜寒病骨应愁汝,秋杪长途每系予。


解语好教窗外鸟,忘怀只有案头书。

自顾愿王在,残灯岂复明。


馀生犹有待,后死得无成。


我法如江汉,倾怀托弟兄。

俯仰成辜负,思量总惘然。


博山临别语,寝室抚膺年。


举目看朝菌,遐心托杜鹃。

老去因人病,情疏且自宽。


蒙头销意气,拨火耐春寒。


霜月澄潭迥,梅花积雪残。

广南有佳士,远访庐山岑。


卧病机输我,维摩默至今。


隔林人影怯,掩烛夜堂深。

再访情弥笃,人扶出见难。


病魔辜客意,官舫送秋寒。


暂作江淮别,宁知天地宽。

空斋高卧动经旬,远梦天涯忆故人。


典礼近闻刘向起,草玄犹柰子云贫。


江楼积雨鸣长夜,山郭馀花堕晚春。

自汝辞余去,身违心不违。


有如别良友,独念少寒衣。


病榻茶烟细,春宵花气微。

病树前头万木春。
万花围绕病中身。
我与香山参此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