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衮衮年华去住难,悠悠今古独凭栏。
江山惯识市朝变,桃李那禁风雨寒。
旅食又惊三月到,闲情聊喜一家安。
槐柳萧疏绕郡城,夜添山雨作江声。
秋风南陌无车马,独上高楼故国情。
满城春色花如雪,极目烟光月似钩。
总是动人乡思处,更堪容易上高楼。
恰当岁日纷纷落,天宝瑶花助物华。
自古最先标瑞牒,有谁轻拟比杨花。
密飘粉署光同冷,静压青松势欲斜。
凭轩聊一望,春色几芬菲。
野外烟初合,楼前花正飞。
娇莺弄新响,斜日散馀晖。
登楼酌酒不成欢,城角宵哀百感攒。
江月岂堪频北照,岭云谁复向南看。
归猿立树啼穷泽,落雁冲寒咽古滩。
吴中羁客感年华,江上风流胜习家。
向圃轻烟含柳树,隔廉疏雨湿梅花。
节逢九日一登楼,黄菊茱萸插满头。
沙渚已过千里雁,蓬莱曾梦七花虬。
江门近泛溁光浅,桂岭遥连积翠浮。
大火西流渐属金,登楼怀古独伤心。
秦城已废烽烟息,晋岭空高草木深。
落日鸦声依远树,残更萤点聚疏林。
恋旧频过汝,相看意转幽。
红深花妒日,碧澹叶含秋。
已醉涂林树,还开风木楼。
长堤芳草初青,古庙垂杨几树。
登楼不见山村,知在杏花深处。
凭城结绮楼,仿佛仪鸾翥。
浦云朝薄檐,江月夜当户。
欲挟飞仙游,恐惊黄鹤去。
天高秋景澹,山水更清奇。
落雁云边尽,征帆日下迟。
郎官披绣闼,仙乐动朱丝。
凉风吹骤雨,高坐称闲心。
草阁水声里,山城秋色深。
沧洲何处是,白日一时沉。
云气纵横一望秋,大江波浪撼扬州。
万山东锁城千雉,一雨西来风满楼。
黄木夕阳人去后,新亭芳草泪应流。
穷居亦何意,言笑向人难。
二月登楼望,孤村细雨寒。
行云变岩岫,流水异波澜。
秋声一叶桐,君复传消息。
君对我舒眉,我慕君抱德。
抽英何其迟,吐蕊应在即。
岁杪崇朝雪,天涯绝塞城。
冻云连海色,枯木助风声。
怀土情无已,登楼赋未成。
少小听歌怕唱愁,一声楚尾与吴头。
如今身在伤心地,但见春光莫上楼。
雨馀野外忽惊秋,爱此新凉坐晚楼。
古树崖阴笼薄雾,轻舟江曲逐狂流。
大观今古悲三杰,长啸乾坤傲五侯。
翠华遥隔塞云寒,白草黄沙道路难。
国耻几时能雪洗,群言何事只澜翻。
河东未必无关羽,江左谁知有谢安。
旌旗海上飐寒烟,南北伤心有岁年。
莫道少陵多涕泪,鼓鼙今日是秦川。
落日苍梧远,孤臣独倚楼。
云山空洒泪,江海岂容愁。
属国归无日,文园病未休。
罗浮山远白云收,南望情孤百尺楼。
几点黄花空照景,数茎华发不胜秋。
雁将暝色催诗句,天与清香落酒瓯。
维舟古柳傍严城,借我今宵倚晚晴。
一笛清风秋万里,半楼残月夜三更。
客怀耿耿清樽窄,世故悠悠白发生。
澹云含雨过城头,独自凭阑豁远眸。
万木秋声来大壑,乱山寒色上危楼。
登临不为依人感,摇落应添揽镜愁。
铜驼栖荆棘,豺虎纷蓟幽。
倚枕难复寐,振衣上戍楼。
明月一何朗,万里关山秋。
信有豪情压九州,携樽来上谪仙楼。
摩天塔影云烟护,绕郭江声日夜流。
虹影遥分千里月,蟾光静抱一湖秋。
看山不用出层城,几度登临爱薄晴。
云带晚霞无定色,蝉吟夕照有馀声。
疏篱木槿娟娟艳,极浦沙鸥点点明。
东来岱色入苍茫,望里烟岚接太行。
远浦平沙栖雁鹜,高原落日下牛羊。
庾公月底耽清兴,王粲楼头忆故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