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东溪一白雁,毛羽何皎洁。


薄暮浴清波,斜阳共明灭。


差池失群久,幽独依人切。

燕山榆叶望秋稀,雪羽潇潇向楚微。


夜雨芦花看不定,夕阳枫树见初飞。


影随汉骑营边落,梦绕胡儿笛里归。

征鸿素缟过南楼,衣褐同群孰与俦。


云外排行分玉李,天边印字带银钩。


高飞远寒疑云鹤,低落平沙类雪鸥。

八月白雁至,中宵闻尔哀。


亦知先伴起,无为报霜来。


月静飞难见,云深去不回。

未曾至雁门,安知食雁美。


若读潜夫论,当不保此纸。

芦花秋半黄,三两下寒塘。


北风正萧瑟,书远不曾将。

前逢白雁滩,滩声急如雨。


扁舟势逆上,百丈难遽举。


风寒云欲坠,冰洁石可数。

北风初起易水寒。
北风再起吹江干。
北风三起白雁来,寒气直薄朱崖山。

烟净江天迥,冥鸿自不群。


飞回一片雪,叫入万重云。

来从星汉下潇湘,妆点枫林入醉乡。


锦字传情通万里,银筝移柱送斜行。


溶溶月色怜孤影,渺渺归心滞晚霜。

秋传孤雁过潇湘,人在高楼望故乡。


颜色总疑新变态,羽毛错认旧随行。


关山雪后寒无影,禾黍风前夜有霜。

波澄照影度潇湘,回雁峰高近帝乡。


星阵望穷云半没,雪翎风急字斜行。


芦花深处惊遥火,木叶催时护晓霜。

翅老西风点缀霞,秋江难认宿芦花。


云边字缺银钩断,月下筝闲玉柱斜。


影乱飞鸥回远浦,阵迷宿鹭落平沙。

蹁跹刷羽度衡阳,遥望还疑缟素妆。


起处芦花飘岸渚,低时残雪点潇湘。


带来远塞千山月,叫落深林半夜霜。

白雁陂前淮海思,今朝淮海雁相随。


固知怜我飘零甚,忘却青嵩碧颍时。

流膏千里喧笑声,祥心万丈南极星。
祈年未了香火债,馔客肯污刀镬腥。
此心与民同疴痒,出令可忍奔风霆。
乍到不惊秋,闻声恰惹愁。
半行飞帛字,初写曝衣楼。
度月迷相唤,冲云误独留。
稻粱寒暑老营营,赢得秋霜满背明。
夜月芦花空有影,江天雪暮但闻声。
鲜鲜固与常禽异,皦皦尤为俗眼惊。
紫塞翛翛素作仪,关城寒早带霜飞。
湖天旷失云中影,汉水长迷月下辉。
瑞叶九天曾拂羽,荻花何处旋为衣。
出塞风沙不浣衣,要分秋色占鸥机。
远书玉字传霜信,斜落银筝映冷晖。
楚泽云昏无片影,湘江月黑见孤飞。
黄芦飘朔气,白雁度江皋。
玉塞传书远,银河结阵高。
秋霜凌竞翮,明月妒奇毛。
白雁联翩起朔方,云烟万里更微茫。
体轻似怯金河冷,声急翻愁玉塞长。
阵过中宵迷月色,影流平渚乱波光。
万里西风吹羽仪,独传霜翰向南飞。
芦花映月迷清影,江水涵秋点素辉。
锦瑟夜调冰作柱,玉关晓度雪沾衣。
塞外寒应早,方秋带雪行。
萦云不见影,唳月但闻声。
浅水芦花淡,斜阳沙岸清。
芦汀飞雪岸生苔,浪迹风尘亦可哀。
秋入岭云乡信滞,月明湘水橹声来。
长门梦断银缸灺,绝塞愁多白发催。
关山渺渺两霏霏,倦翮横拖雪氅衣。
芦荻风高孤影淡,稻粱岁晚素心违。
平沙空阔飘清散,远渚依微下夕晖。
江湖何处定风波,万里冲寒练影过。
夜色低迷青海月,晓霜暗度玉津河。
羽毛高洁边尘远,心迹分明别绪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