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吟君遗我百篇诗,使我独坐形神驰。


玉琴清夜人不语,琪树春朝风正吹。


郢人斤斫无痕迹,仙人衣裳弃刀尺。

直应天授与诗情,百咏唯消一日成。


去把彩毫挥下国,归参黄绶别春卿。


闲窥碧落怀烟雾,暂向金庭隐姓名。

视草堂前石一拳,何人移置自何年?


久怜翠色连重地,故拔孤根近九天。


俯仰百年承雨露,等闲千尺接云烟。


故家御史遗书在,为录鳌峰旧赋篇。

求仙不在炼金丹,轻举由来别有门。


日晷未移三十刻,风骚已及四千言。


宏才尚遣居卑位,公道何曾雪至冤。

圣世科名酬志业,仙州秀色助神机。


梅真入仕提雄笔,阮瑀从军著彩衣。


昼寝不知山雪积,春游应趁夜潮归。

东南云路落斜行,入树穿村见赤城。


远近常时皆药气,高低无处不泉声。


映岩日向床头没,湿烛云从柱底生。

上才乘酒到山阴,日日成篇字字金。


镜水周回千万顷,波澜倒泻入君心。

御题百首思纵横,半日功夫举世名。


羽翼便从吟处出,珠玑续向笔头生。


莫嫌黄绶官资小,必料青云道路平。

孙子荆家思有馀,元戎曾荐入公车。


百篇宫体喧金屋,一日官衔下玉除。


紫府近通斋后梦,赤城新有寄来书。

都堂公试日,词翰独超群。


品秩台庭与,篇章圣主闻。


乡连三楚树,县对九华云。

火记六百篇,十月如转毂。


朝昏各一卦,屯蒙相趁逐。


子时发阳火,二百一十六。

长安市上醉如泥,旁若无人且赋诗。
谁识隐然为计国,沉香亭畔脱靴时。
江左一世称名公,首出刘惔与王蒙。
自高直以天自况,何止数仞言高墉。
虚声一传实何在,但知景附而风从。
吴兴松雪真奇士,书到通神逼二王。
谩有儿童夸并驾,更无弟子得升堂。
谩秃霜毫临北海,更求雪茧写兰亭。
也知不改无盐陋,浪抹青红斗尹邢。
石鼓镌功元自缺,秦碑颂德久应讹。
一时篆籀今谁解,白发江南玉雪坡。
退之作传聊为戏,子云草《玄》真好奇。
更有区区工画卦,强分奇耦学庖牺。
近代何人下笔精,吴兴松雪最知名。
欲过大令归前辈,竞学中郎耻后生。
西山檐外见,何必鹿门行。
近晚市声合,疏帘野意生。
终朝如此好,初月更多情。
中年为此别,悲动故交情。
案上云林卷,山中风木声。
梦回惊复喜,诗在死如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