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雨后泉声吼似雷,中天晴照逼窗来。
千林蒙润芽应长,百鸟迎光舌自开。
静把好香焚一炷,闲将古教阅周回。
远渚苍茫泛鹭鸥,渔舟泊岸网初收。
尝茶到此真如画,山色湖光共一楼。
宿雨初收似镜平,楼台高下夕阳明。
谁家池馆逮相望,长笛参差弄晚晴。
琴床石磴漫留题,小叠峰峦不厌低。
更向苏翁亭上望,绿阴穿过一条堤。
凭栏四望极空冥,何处钟鱼最动听。
只隔红桥波一曲,阿谁渡到水心亭。
莲塘梅坞尽勾留,销暑冲寒次第游。
花木四时工位置,不徒佳日在春秋。
不须高阁问滕王,城市山林趣更长。
洲绕百花堤万柳,最宜亭榭水中央。
剪绿裁红,是何人、写出群芳新谱。
余香剩有,画里露枝风絮。
分题寄远,尚珍重、雁绡鱼素。
漫道春浓如酒。
重与百花为寿。
满庭剪彩裁缯,儿女朝来还又。
九十春光过半。
廿四风光初暖。
阶下翠盆林立,叶底仙榴苞绽。
屈指中和多日。
拂面余寒犹栗。
却睹小阶蓂荚,又遇香闺佳夕。
七夕画衣裁,一花一色开。
当筵翻酒湿,争道渡河来。
萧然穷巷一茅庐,却喜频回长者车。
避地不忘梅福隐,移家还傍伯通居。
春风洲上花犹发,夜月门前柳自疏。
百花山上四时花,堪称休居隐士家。
独步峰头西北望,樵郎无路引皇华。
凤阁岧峣紫禁长,五云垂影绚天光。
缁衣素识龙鸾气,墨板新承雨露香。
杯渡海门秋渺渺,锡飞淮甸月茫茫。
漠漠洞云锁绿苔,洞天深处有蓬莱。
棋残石局空馀迹,丹熟煨炉只数堆。
碧涧潺湲流饭出,岚光掩映送青来。
谁移岩壑入江城,石径参差水木清。
荷背罥珠留雨意,松梢偃盖纳秋声。
宾朋时复传觞咏,花鸟犹然解送迎。
鱼鳞万灶俯蘋洲,突兀人间百尺楼。
悬榻有心孰冠冕,撰碑无愧已山丘。
欲东栾伯终吾师,豪举平原岂壮游。
拈出五色笔,齐开百种花。
喧之沧海日,烂若赤城霞。
草木谁能状,诗书信有华。
百花湖半百花明,花气冥冥湖气清。
湖雨湖烟春涨漫,花开花落碧山横。
蛛丝罥槛缠绵结,虹影回波曲折生。
折花和露贮荆篮,数到眠三起亦三。
不望络丝学天女,双蛾珍重赧华蚕。
梦绕巫山十二峰,朝云如画楚台封。
云裳月佩各清华,斑管凝香绚彩霞。
知我性耽禅悦惯,毫端多写妙莲花。
二月风光正艳阳,众香国里介称觞。
莺歌似奏长生曲,燕贺同登祝寿堂。
灿烂帨应裁锦幛,宁馨儿合洗兰汤。
众芳国里寿称觥,蝶板莺簧作贺声。
好趁蟠桃春酒熟,为花岁岁祝长生。
珠户春闲,把百万、红紫细描。
怪脂痕、总兼虹气,付与生绡。
写照恰如人意好,品花应爱女贞高。
闻道东湖胜,寻幽惬讨论。
雪光寒照座,水气暗侵门。
鹭起沙堤净,鱼噞石穴潭。
吾乡原水国,名胜擅林泉。
对此卜居地,应吟《招隐》篇。
待营因树屋,拟蓄卖文钱。
享祀崇祠配,风流老辈存。
诗名犹未沫,经术至今尊。
侧想干戈日,曾经祲沴昏。
避地怀苏子,孤芳迥绝群。
高风秦博士,逸操汉徵君。
乱世容闲卧,斯人不可闻。
灌圃平生愿,来看胜地幽。
园蔬收鸭脚,溪芡熟鸡头。
斸药应旋长,烹鳞不用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