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君房鹦鹉杯,堪汝醉千日。


那似壶公壶,易入还易出。

蟹眼犹未发,雀舌已芬敷。


自炊还自啜,不爱文君垆。

截彼君山竹,谱作潇湘思。


他年遇阿猷,不得夸身贵。

小小一军持,时露春消息。


掷去色即空,插来空即色。

欲知九枰胜,来自孤山媪。


但赌宣城郡,不赌谢公墅。

自谒上元归,不作向平想。


俨然病维摩,阿閦在手掌。

濯濯泗滨玉,泠泠时一拊。


门有荷蒉言,汝心在千古。

一字少有余,五车多不足。


七日暴君笥,何如晒君腹。

叶叶双芙蓉,半蚀土花碧。


乍可千岁埋,不借一夫力。

谁言广陵散,便逐嵇生逝。


小作三日思,归鸿渺然至。

一夜点苍山,入君读书舍。


芊眠白云色,而亲在其下。

虢山之远数千里,虢石之重难将持。


舟车虢来每苦重,釜盎尚弃不肯携。


苟非世尚且奇怪,孰肯甚远载以来。

屏风画山皆任假,寒林石屏自然者。


苍纹绀脉乱交加,短树高枝自潇洒。


观者宁分画与非,但怪奇妙非人为。

天柱坛前更讲闻,风云变化眼俱新。


还舟传意无传诀,服食惟应更入神。

回雁峰前逢使君,冲风冒雨来追云。


若非底事归期速,天柱坛前其讲闻。

札札肩舆相后先,闻君尚在一把莲。


行行十步九回首,及早相将到洞天。

先生家世以诗鸣,久擅吟坛老将名。


前辈群贤闻必喜,晚唐诸子见皆惊。


云幡碧海苍龙影,风递青林紫凤声。

骚坛吟社久驰声,句法清奇复老成。


弹压江湖鸥鹭喜,品题泉石鹤猿惊。


天边桂子芳香远,雪里梅花瘦影清。

奇峰置案头,恍忆包山麓。


万朵洞天云,鞭龙入林屋。

十年欲作石屏题,覃思冥蒙意转迷。


枕上呻吟翻了此,短篷秋雨宿浯溪。

天碑万古閟嶙峋,自我来追此日新。


旭日小村鸠唤妇,寒霜疏木雁来宾。


路长桥断谁家店,天远舟行何处人。

蜡屐枝筇穿峤,蓑衣一笛横江。


试向屏风一揽,千山万水秋窗。

大浪所簸摇,青山为俯仰。


云何峰外雪,亦与相下上。

大山如大国,小山如小邦。


低树无附丽,洪涛恣舂撞。

青峰插天隅,淡月如可吸。


江流疑有声,孤舟舞蓑笠。

大山插洪澜,定是关仝笔。


缣素不能永,壁石写雄逸。

效古初开绿野堂,偶置屏石增清光。
此屏来自万里道,产向滇南山水乡。


点苍秀色多烟景,云雾重重玉龙隐。

乾坤奇秀皆储精,老我俨山偏多情。


是中犹有爱石癖,一见奇石双眼明。


十年去国行八省,参谒咨请兼逢迎。

岐阳之民像侯德,远致山中一片石。
依稀宛见城郭面,仿佛尚带山川迹。


一从乘骢换五马,雾渚烟村坐来隔。

欧公命苏公,吟咏月石屏。


苏公与范子,酬唱涵星泓。


两公文字祥,天畀子墨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