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蔽江载石巧玲珑,雨过嶙峋万玉峰。
舻尾相衔贡天子,坐移蓬岛到深宫。
蜀门郁遐阻,燕碣远参差。
独标千丈峻,共起百重危。
镜峰含月魄,盖岭逼云枝。
隔河图列宿,清汉象昭回。
支机就鲸石,拂镜取池灰。
船疑海槎渡,珠似客星来。
世俗亦知千里远,却将凡马被雕鞍。
何人欲识真龙种,好向岩头子细看。
黄帝骑龙去不还,玉笙鹤上北风寒。
孤臣独有心如铁,斫玉镌诗泣露盘。
闻道山中乳窟多,乳泉流处石为窠。
洞门到夜飞蝙蝠,驿路何年载橐驼。
野色忽看新㟝嵝,水痕犹认旧漩涡。
云木合沓烟火微,迎人入峡山鸟飞。
短篷初系晚炊作,半江水长知鱼肥。
楼台下上架岩谷,十日暗雨游人稀。
玉绳随月落,金碑映日鲜。
入江疑濯锦,出峡似开莲。
文马河西瑞,兵符济北篇。
岭上千峰秀,江边细草春。
今逢浣纱石,不见浣纱人。
神真鍊形年未足,化为我子功相续。
丞相瘗之刻玄玉,仙路何长死何促。
卓此钟石,砥此中流。
伊古鸿蒙,伊几春秋。
江水流悠,物共沉浮。
群峰积雪朝日微,寒光暗天鸦不飞。
云卧乍觉衣裘薄,山餐耐可辞鲜肥。
平生性癖耽冰雪,况复山行所见稀。
剥落残碑认短铭,舍人书体出天廷。
吾从字画徵旁刻,大《泰山铭》小《孝经》。
脱脱已罢巙巙卒,谁是平章至正秋。
惠民良局有官方,羲后黄神庙貌彰。
不读天台《辍耕录》,元医谁悟祖三皇。
安史邪氛鼎未移,晚唐回鹘费操持。
嗢昆河外真珠水,此语还应醉隐知。
遗址荆榛默棘连,大唐祠像旧香烟。
李融文字分明在,拟共冰潮较极妍。
寒镫坐窗把卷疑,疑君直作古人诗。
白云在天月在手,超遥千里龙驹驰。
十年客旅燕南垂,醉墨洒壁鸿淋漓。
当杯不辞酒力微,看花莫待繁英飞。
一年春事才过半,海棠未放山桃肥。
两株红白傍仙馆,竹深苔净尘埃稀。
寒江潋滟波纹微,樯乌瑟缩冻不飞。
舟中小奚见未见,以手笑指江豚肥。
行年十八初渡此,欲纪往躅皆依稀。
官居太疏冷,门外少车迹。
萧萧此君轩,为我慰穷寂。
贪饕起馀慕,远乞南山石。
珍重标前史,名教万古存。
谁知刘越石,便是洞天门。
变化终□测,神仙未易论。
圣主崇儒本,文宣教愈□。
严祠加整葺,贤守□遵依。
将欲更□□,先来相翠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