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天上银河洗甲兵,八方风雨会咸京。


洛阳年少偏多事,强说当时未太平。

绛灌才书汗马功,治安策里事无穷。


汉家未有停年格,一岁超迁到大中。

一江如块绕堤青,琳馆丹房昼不扃。


树转阴中斜作路,景逢佳处半开亭。


鱼惊洗砚过沙荡,鹤听敲棋傍石屏。

亭亭玉立晚风前,春意终归雪意先。


后院根如前院好,南枝花比北枝妍。


边城旧曲吹山月,姑射新妆照水天。

年来空对写生堂,的见冰容自不常。


疏影似龙清战月,贞心如铁冷欺霜。


只知菉竹堪为友,转觉凡花不是香。

贤隐山前宿草烟,祠堂今筑表台边。


伏生不待传经岁,贾谊空伤作赋年。


客望函关仍紫气,书藏嵩岳并青天。

亚相周圻父,征南事业雄。


建旄江左右,开府粤西东。


诏自天边下,公怜岭外穷。

壁立双台百丈馀,如何竿线掷空虚。


时人不会先生意,只钓清名不钓鱼。

生还未列麒麟画,旧德犹怀鸾凤栖。


共问翰林今孰似,凛然眉宇染风㙠。

文献颀颀学问该,可怜为相遇嫌猜。


当年致主陈金镜,后世空祠见铁胎。


武水直疑龙卧久,韶山时想鹤归来。

久悟寻真诀,应为蜕骨仙。


寿龄过九十,功行满三千。


旧话皆如约,知心信有缘。

萧寺同游五十年,京华一笑两茫然。


流光如此可复几,朋辈到今谁更贤。


旧业斋房闻再整,新祠蘋藻亦粗涓。

千古文章叹薪积,腐迁班掾争辟易。


倔强简傲岂无才,欧柳曾王中绳尺。


百馀年来归震川,遗经自抱荒江边。

南渡衣冠梦一场,空山信国有祠堂。


五坡气象留磅礴,片石须眉自老苍。


野父犹谈名相业,村娘尚带内家妆。

朅来游汝海,初识鲁公真。


盛德宜蒙祀,英姿俨若神。


典刑虽异代,勋绩在蒸民。

曾持金节抚淮壖,磊落英姿正少年。
万里风鸿看振翼,一时毫素冠凌烟。
新祠更慰舟人望,遗像仍从幕客传。
欲知公之忠,须诵三谏诗。
欲知公之惠,须读万安碑。
朝廷得公重,天下失公悲。
先祠石刻摩挲久,华胄遥遥企慕劳。
字古似观秦急就,词幽如读楚离骚。
不夸绝艺临池学,只羡清风誓墓高。
子陵先生,故人光武,以道相忘。
幸炎符在握,六龙在御,臣来亿兆,阳德方刚。
自是先生,独全高节,归去江湖乐未央。
祠宇前临姑熟溪,溪流湛湛清无泥。
春来秋去几百载,朝云夜月长相繄。
堂间画像冰玉质,高风爽气何凄凄。
五公稷契益皋夔,朝迹才安辄复危。
始信君非雠格处,皆缘国是有摇时。
高山日矫行人首,乔木时颦故老眉。
塘汛闻鸡促晓行,一江风雨片帆轻。
先生莫笑匆匆色,不是区区为显荣。
客过蒙城日欲曛,更寻祠馆拜遗真。
文章昔已悲衰世,香火今谁望俗人。
诸子异端争土苴,千秋馀乱见缘因。
宅边虽有五柳树,归去已荒三径园。
平生胸中羞五斗,偶尔城市羡华轩。
盈樽浊酒自可漉,得趣古琴那用弦。
圣宋神唐两钜人,高风劲节许谁伦。
闉阇自昔宜双庙,轮奂于今始一新。
破敌威名优魏国,偃藩功业过张巡。
潮生采石波涛险,秋入青山草木寒。
千古风流无处觅,空吟亭北倚栏干。
倒披绮裘草裹巾,酒醒玉山来映人。
明月沧江故无恙,骑鲸何处狎龙鳞。
长安酒楼歌管新,一曲乌栖泣鬼神。
狂客解龟同一醉,人人知是谪仙人。
一瓣瞻祠像,形癯道自腴。
衣冠千载事,功力廿篇书。
老竹秦四皓,寒梅汉二疏。
三高之风天与高,三高之灵或可招。
小山以后无此作,具区笠泽空寥寥。
几从垂虹荡双桨,寓目沧浪独怊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