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修竹闲庭,铿锵金铁秋声满。
是谁闲气校输赢,花影频频转。
常记雅歌催版。

分得秋容半,添来爽气深。


静中无挂碍,此处好登临。


老景当风卧,平生爱月心。

亢夏草木死,旱火炽如焚。


秋深得雨凉,万物生精神。


庭蕉抽绿书,野草秀芳茵。

秋堂气渐肃。
暮角吹来声断续。
凭遍阑干几曲。

上林非夙昔,系帛亦徒劳。


尔去从飘泊,余心转郁陶。


空庭添寂寂,中泽总嗷嗷。

本是伤弓羽,还愁罗网撄。


虽无好处去,犹自惜馀生。


梦警五更雨,身轻万里程。

秋至尔先觉,空天翅独横。


既同艰险过,亦有别离情。


度塞宜高举,惊人莫浪鸣。

荒寺聊藏迹,定知非久留。


庶无鹰隼患,能免雪霜忧。


矫首辞孤衲,高飞觅旧俦。

伏尽炎蒸尚未消,思离畏景上兰桡。


红花独自娇秋色,翻笑西风拂柳条。

自别许丁卯,高秋无限情。


旧言归淡泊,久阔见平生。


静气无名朴,和光独旦清。

倏忽徂炎罢,惊秋自此辰。
残蜩空爱露,孤扇欲辞人。
嵩少千寻岭,沧浪万里津。
危楼百尺俯层城,烟敛云收眼更明。
四面月华千顷白,一天秋气十分清。
昨宵欲见浑无计,今夕相看似有情。
云月淡幽窗,黄昏微雨。
窗外梧桐共人语。
秋来情味,便觉今宵如许。
秋飔生客思,朝爽向榕园。
旧种赤松长,新编苦竹繁。
湖烟沾几湿,云浪入杯翻。
昨日高梧减片青,乱山高下雨冥冥。
秋来已觉增愁绪,况复寒声旅夜听。
伏热翻成十日阴,郁蒸还复似梅霖。
常疑兵结蚩尤祲,犹喜刑清贯索沈。
借得一窗堆简册,浪凭三尺替山林。
万里书来印籀红,慰情何但万金同。
悬丝性命幸存活,扫地生涯甘阨穷。
老去忧心长似醉,秋来衰鬓乱飞蓬。
水北水南村,萦回草径深。
食蔬虫篆叶,宿树鸟盘林。
岸断分支港,云开出远岑。
借赤枫林久铸颜,桂丛招隐几同攀。
酒酣起舞雌雄剑,赋就淩风大小山。
当日曹刘推海内,异时王谢大名间。
南海称多士,骚怀竟不群。
登台同览胜,挥麈一论文。
绝巘生秋色,沧江下夕曛。
沧水堪乘兴,移舟问下才。
幽期秋霁爽,散步竹林来。
慷慨看双鬓,殷勤饮百杯。
爱此清风好,秋来谨笥藏。
谁知持赠意,元不计炎凉。
才过中秋,几处砧敲,冰轮倍明。
忆桂花香满,浓侵庭院,梧桐阴碧,低覆轩楹。
无伴飞觞,何人击钵,总有新诗勉强成。
卧病喜秋至,昏烦庶以平。
清风不少济,宿疢仍相撄。
凉叶犹未振,阴蛩已先鸣。
名盛望尤备,枝披实亦繁。
无由究贤业,犹幸立斯言。
书在经逾显,人亡道更尊。
三尺青蛇冷剑铓,百跗委蜕像生黄。
分来上界金神节,竖起平生铁脊梁。
千步已穿萝径月,一棱犹带柏台霜。
残暑未尽归,山气晓已肃。
幽岩虽数登,恨负长居宿。
去郊三里馀,幽兴不至独。
皓月清风不可扳,曾携方仲到花间。
诗情酒态疑堪赏,署肃台封只往还。
徒使村翁依北斗,枉教孺子过东山。
新凉招得,正残暑未退,恼人情意。
顷刻沧云分日色,隐隐娇雷声细。
横卷银涛,珠跳玉泻,急点随风驶。
本是吾乡少富藏,五年亢旱太难当。
麦苗俱尽村如洗,蔬芋全无市亦荒。
笑我拟为饥莩去,访君那得酒肴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