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角声四起黄云幂。
人闲休问何夕。
东风轻薄意,恼乱到、飘花词笔。

烛花摇短夜。
扑帘衣新霜,唳鸿来迓。
劝酌清吭,是未秋云鬓,泰娘声价。

老屋风悲脱叶,枯城月破浮烟。
谁人惨惨把忧端。
蛮歌犯星起,重觉在天边。

西楼见月似江城,脉脉悠悠倚槛情。


万里此情同皎洁,一年今日最分明。


初惊桂子从天落,稍误芦花带雪平。

万物都寂寂,堪闻弹正声。


人心尽如此,天下自和平。


湘水泻秋碧,古风吹太清。

尚被浮名诱此身,今时谁与德为邻。


遥知是夜檀溪上,月照千峰为一人。

十分秋色满轩窗,景物凄清夜气凉。


筛月帘栊金锁碎,捣霜砧杵玉丁当。


井梧叶脱无多影,岩桂花稠不断香。

寒夜残灯照客愁,衾单添尽鹔鹴裘。


半窗明月三更梦,一枕西风两鬓秋。


吟骨棱棱宽带眼,归心切切望刀头。

博山香冷夜将阑,红影摇窗烛未残。


庭树露浓花气湿,井梧风老叶声乾。


世情冷暖知心少,朋旧东西会面难。

老来吟拙自知羞,好景无诗未易酬。


湖海愁看今夜月,功名虚度十年秋。


清光偏照卢仝屋,孤影自登王粲楼。

石床弹月鹤听琴,玉宇凝秋绝点尘。


万里无云银汉淡,一天风露湿星辰。

清碧金英玉露漙,姮娥深夜不禁寒。


桂花香里人敲句,倚遍高楼十二阑。

柳边层榭,倚兰人共月孤高。
乱云脱坏崩涛。
一片广寒宫殿,桂影数秋毫。

卧榻铺筠簟,风檐递晚凉。


云枯涵旱气,星烂射寒芒。


钟鼓寒更永,乾坤夜色苍。

晚节闻君道趣深,结茅栽树近东林。


禅师几度曾摩顶,高士何年更发心。


北渚三更闻过雁,西城万木动寒砧。

桂香吹老月中秋,人在西风雁过楼。


半夜枕寒清梦断,银河影挂玉帘钩。

犹记初朝岁,宁知遽数秋。


庭梧碧自落,畹蕙弱谁留。


门闭人同夜,心西火共流。

徐郎三杯拂剑且莫舞,听我击节歌今古。
曲畏调悲不易竟,天地荧荧月东吐。


燕山八月风力怒,落叶交加映尊俎。

臭虫多足蚊有翅,当我眠时忽而至。
愤闷披衣坐叹息,竟夜搔爬无气力。


寒霖萧萧响荆棘,君不见坎灯无烟四壁暗,野狐跳梁鬼啾唧。

君不见梁上蝠,飞走掠蝇虫。
蝇虫四散不受掠,而我胡在缧绁中。


岂即运命委霜雪,要知腐草生华风。

微风入枕簟,林卧仰看星。


露气秋元白,天光霁益青。


草虫攒暗壁,萤火闪疏棂。

秋林风色暮,游子念征衣。


鸿雁俱高起,江山独未归。


月临莲室静,萤傍竹林微。

山色酿空碧,砧声鸣翠微。


自怜为逐客,谁为捣寒衣。


居士本无病,参军胡不归。

清夜游西园,竹影乱秋月。


穹色湛虚明,林光益奇绝。


人间睡正著,那知此时节。

残夜不能寐,起登城上楼。

山衔半江月,风撼九天秋。

鹊已栖高柳,人犹棹小舟。

微风送雨江南去,凉月衔云海上来。


暑气顿除秋暗入,忽疑浮汉弄昭回。

凄风白露堕清秋,月上江湖开客愁。


世事纷纷欲如发,醉醒任意判悠悠。

落叶卷风雨,客愁仍去年。


背镫三峡水,欹枕九江船。


预想他时话,须妨此夕眠。

江国初凉夕漏均,青天无翳地无尘。


莲花剪彩灯光灿,蕉叶倾金酒味新。


时节暗迁应不再,欢娱难得莫辞频。

遥夜不能寝,值兹节物清。


大空莹虚碧,仰观澄性情。


素月若可把,浮云何故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