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海日忽沉沉,云含雨气阴。


通天一道水,吹作瀑花侵。

白鹭下沮洳,无心亦在鱼。


怜君最孤洁,生长水芙蕖。

榆中欲往且回鞭,令节飞觞向朔天。


黄菊未开重九后,清霜已落季秋前。


纷纷翠袖筝琵咽,一一金盘雉兔鲜。

凉随数点雨,蕉叶未全知。


暑退无多客,秋来莫少期。


月争宫饼大,花让玉杯迟。

愁中宜日短,病里爱天寒。


白雁冬方听,黄花腊始看。


故人频涕泪,知己又凋残。

一叶惊山鸟,萧萧秋欲分。


天寒难作雨,地湿易生云。


石气衣裳透,兰香几席薰。

伯英高尚客,弟子草书多。


卷练龙蛇起,挥毫风雨过。


神明真圣者,变化奈君何。

草堂无事极,风日正清泠。


一笔为芝草,双钩作道经。


柳衰枝更翠,荷老叶逾馨。

几载为闲吏,何曾可代农。


君前多袒裼,柳下不须恭。

两到韶阳不逾关,梅花怕向岭头攀。


艰难得作南枝鸟,白首炎洲比翼还。

无端龙气起潖洲,卷去人家江上楼。


幸未潮田败禾稼,秋分白露二秥收。

峰顶人家尽土围,牛多一半夕阳归。


多烧英石教田暖,山骨朝朝斫翠微。

野艇几西东,清泠映碧空。


褰衣来水上,捧玉出泥中。


叶乱田田绿,莲馀片片红。

野出西垣步步迟,秋光如水雨如丝。


铜龙楼下逢闲客,红药阶前访旧知。


乱点乍滋承露处,碎声因想滴蓬时。

置却人间事,闲从野老游。


树声村店晚,草色古城秋。


独鸟飞天外,闲云度陇头。

素艳拥行舟,清香覆碧流。


远烟分的的,轻浪泛悠悠。


雨歇平湖满,风凉运渎秋。

寡妹城西消息稀,老夫漂泊几时归。


朝廷计议知何意,丞相征行事已非。


东去鲸鲵方作横,南飞乌鹊正无依。

上苑通平乐,神池迩建章。


楼台相掩映,城阙互相望。


缇油泛行幔,箫吹转浮梁。

霜飙飒飒度枫林,红叶如花碧水浔。

每感金行成物品,常推道念格人心。

翱翔彼鸟呼群乐,含哺吾民鼓腹吟。

缥缈遥峰带夕曛,晴光历历望中分。

桥移虹影当溪卧,风度蝉声隔岸闻。

数片晚霞三径菊,一潭秋水半床云。

玉露金飙肃昊穹,澄泓秋水映帘栊。


群峰黛染呈寒碧,远浦霞明荡晚红。


风度桂林香满院,月穿雁字影书空。

尺璧谁言抵寸阴,旷然怀抱豁登临。

放情缅邈云峰古,极目苍茫烟水深。

犹忆童年花下戏,倏经鹤发鬓边侵。

庶务纷纭综理暇,偶将幽兴寄泉林。


楼台况复秋光洁,花木偏宜霁景临。


西岭层峦千叠翠,东湖细浪万重金。

村庄驻辇省农田,共庆西成惠泽宣。


雷绕千峰明远电,雨倾四野响飞泉。


博山香爇余烟袅,龙井茶敲活火煎。

九重殿阁卿云绕,鸳瓦参差丽曙晖。


北阙轻阴连琐闼,西山爽气裛彤闱。


疏桐转影遥迎盖,早桂含香乍拂衣。

淅沥金风暑渐收,园林景物足清幽。


青山环列遥如画,云汉斜晖望欲流。


露咽寒蛩声唧唧,月明野鹤意悠悠。

亭引微风暑气蠲,碧空如洗净云烟。


地饶佳景供清赏,节送新凉称午眠。


几处蝉鸣啁积翠,数行鱼队乐漪涟。

一从持钵别,更未到人间。


好静居贫寺,遗名弃近山。


雨前缝百衲,叶下闭重关。

凉风飒穷巷,秋思满高云。


吏隐俱不就,此心仍别君。


素怀宗淡泊,羁旅念功勋。

乱霞晴隔浦,正横笛、暮江楼。
看沙际潮回,城阴树暝,帆势遥收。
湾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