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早是清和便束装,只今庭叶报新凉。


山应险尽饶宽大,水欲平来尚激昂。


已服官常犹潦草,未纾民力要商量。

幼为逃难者,才省用兵初。


去国三苗外,全生四纪馀。


老头亲帝里,归处失吾庐。

忆昔战秋闱,不复返只轮。


嗟此无用学,棘猴费精神。


当时羞见月,月岂欲负人。

北极跳宜碣,南瞻尽闽瓯。


眇观此瀛海,浮空竟千秋。


瑞光出冰轮,千丈开云头。

月行十三度,昼夜风轮急。


不知谁鞭策,行天出复没。


我欲诉清虚,云路九万级。

北风沙漠地,吾子远从军。


官路虽非远,诗名要且闻。


蝉悲欲落日,雕下拟阴云。

灯涩秋光静不眠,叶声身影客窗前。


闲园露湿鸣蛩夜,急雨风吹落木天。


城见远山应北岳,野多空地本南燕。

身起中宵骨亦惊,一分年少已无成。


松吹竹簟朝眠冷,雨湿蔬餐宿疾生。


僮汲野泉兼土味,马磨霜树作秋声。

苑西桥畔古祗林,满院松杉昼郁森。


山色平连三殿影,湖光曲抱五城阴。


尊前细雨飘仙梵,槛外凉风急暮砧。

旧向沧洲隐,今陪茂宰游。


笛声催画鹢,帆影挂浮鸥。


酒对青山暮,歌翻白苎秋。

阔略师生礼,相将把钓竿。


青山闲共适,白发醉同欢。


雨色尊前近,滩声树杪寒。

空山寥廓雁声寒,忽启缄书出上兰。


卧病秋风闲自赋,怀人明月远相看。


生涯湖海双蓬鬓,身事乾坤一钓竿。

万里温陵道,含情忆旧游。


梦迷明月夜,人老白蘋秋。


海阔休看雁,山深自倚楼。

溪阁非无事,秋清日转长。


扫花安鹿砦,帖石补鱼梁。


高树留新雨,平波澹夕阳。

何地容高隐,江楼万竹青。


晓猿谙报客,夜鹤解听经。


天迥悬卿月,山深阅岁星。

憭慄霜天万木声,愁看落叶太纵横。


青山已自盈秋色,白眼从来冷世情。


经术但传秦博士,疏狂莫笑鲁儒生。

西风萧索五城秋,望断秦关感旧游。


一自宫砖虚日影,至今仙署想风流。


鸿归上苑书重到,月落枫林梦亦愁。

千里离愁郁不开,故人佳句傍谁裁。


秦台凤女箫三弄,汉苑仙人露一杯。


岁月吾甘梅尉隐,乾坤尔自贾生才。

别后渺愁予,秋来得报书。


未过衡渚雁,早下武昌鱼。


天地方多难,江湖有索居。

斗畔何年少岁星,搴帷聊复试传经。


关门气自车边紫,太乙藜从阁上青。


忽见双鱼传札素,疑闻三鳣落阶庭。

一雁横空玉塞寒,疏星淡月倚楼看。


乡山有梦秋先到,京洛无心兴已阑。


多病长卿聊罢酒,长贫仲子未弹冠。

避世年来华发侵,秋情旅思两萧森。


虚谈仗马当时事,实负冥鸿万里心。


客里常思陶令酒,愁边几作越人吟。

岧峣片石枕双流,载酒登临欲暮秋。


万古长留高士传,一编曾启帝师筹。


川原回合浮佳气,烟树微茫结远愁。

万里过从乐未休,花时胡不少淹留。


东篱晓色方含雨,上苑天香欲报秋。


岳畔携将三秀草,湖边归去一扁舟。

雨后南溪水,新添几尺流。


壶觞陪父老,笑语到林邱。


扫石聊施簟,烹鱼旋摘钩。

万里秋江入画图,望中人已北归无。


十年海畔烟波迥,一疏朝端日月孤。


国论当时频倚借,民生何计许昭苏。

丹枫萧瑟倚重楼,回首金闺忆旧游。


片月常悬蓬岛梦,尺书几隔雁门秋。


新传谑笑还多少,旧和歌声可记不。

谈经几日别东州,回首谁登济上楼。


素月芳尊成远梦,长天极浦足离愁。


书传蓟北霜鸣远,人在漳南玉露秋。

南溪不到已经年,溪上高丘坐渺然。


日夕千峰悬片雨,城秋万木起寒烟。


人归洛社真堪隐,地入桃源自是仙。

蓟苑秋高望不穷,主家台榭苑墙东。


凭阑暝入千峰雨,对酒寒生万木风。


画角声残龙塞远,玉箫曲断凤楼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