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客舍无前后,分明似一舟。


瓶罂生计小,儿女长年忧。


糊口身将老,谋归岁聿周。

西游忽忽过秋深,北风萧萧吹客襟。


破锦囊中金一缕,瘦藤枝外石千寻。


丹霞露啄无炊粒,紫盖冥栖谢结阴。

小阁高栖老一枝,闲吟了不为秋悲。


寒山常带斜阳色,新月偏明落叶时。


烟水极天鸿有影,霜风卷地菊无姿。

峰顶云闲懒出,松边鹤去应还。


独步秋风顶上,兴来聊尽吾欢。

浊酒满斟自适,柴门虽设常关。


与老为期白发,相看无厌青山。

吟啸倚奇峰,清游衣袂风。


落霞孤鹜外,斜日断虹中。


垣竹流寒翠,江枫舞晚红。

清溪修竹里,隐者自盘还。


须发明云日,衣裳照薜山。


地幽人眺静,天杳鹭飞闲。

摇落残秋地,乾坤一散人。


蓬门稀过客,胜日谩垂纶。


尊酒琴书并,弦歌卜筑真。

白露滴秋月,壮心悲暮年。


思深云没地,醉舞菊花天。


短鬓吹霜入,寒轩索雾眠。

秋风吹古道,行旅渐疏稀。


天地故人少,江山独鸟归。


清同沧海客,静傍竹林微。

万户西风急暮砧,钱塘秋色梦中寻。


毫端漫诧相如璧,橐里谁操郭隗金。


长信宫寒云漠漠,华阳社远日沈沈。

秋尽山行日未昏,萦纡林壑隐乾坤。


径深黄叶疑无路,岸转清溪别有村。


盘谷纵幽何足羡,辋川虽好未须论。

少日疏狂惯,中年感慨同。


梦啼惊泪雨,坐久怯头风。


把酒嗔浮蚁,看书惜过鸿。

木落风高万壑哀,山川纵目一登台。


夕阳满地渔樵散,秋水连天鸿雁来。


白发无情淹岁月,黄花有意照樽罍。

兴来携酒一登攀,满径秋花照客颜。


醉舞天风人不见,白云飞度九龙山。

婺女星边气不秋,金华山水似瀛州。


含香太守心清净,去与神仙日日游。

五马郊原问俗行,登台秋色倍澄清。
倒听木叶穿林下,坐见烟光抱郭平。
帘卷西山霞未落,窗衔东海月初生。
浅滩近渚沙相接,水落渔人朝暮涉。
摵摵风鸣若雨来,绕堤吹散干荷叶。
人生天地一叶萍,利名役役三秋草。
秋草能为春草新,苍颜难换朱颜好。
篱前黄菊未开花,寂寞清樽冷怀抱。
极目关山几夕阳,况逢秋暮转凄凉。
愁思竹叶浮鹦鹉,寒觅芦花当鹔鹴。
报主志存龟左顾,思亲心逐雁南翔。
早起登临玉露瀼,画楼高处碧云凉。
池边野鸟啼寒雨,篱外黄花媚晓妆。
斜倚红阑同照影,闲挥绿绮坐焚香。
里湖夹两山,地势倍周匝。
左有放鹤亭,右有宝俶塔。
吟啸出其间,高岸为之答。
酌酒坐茅檐,檐短酒气吐。
高树蔽目前,全湖茫无睹。
结邻野人家,听我谈肺腑。
非虫亦非鸟,蝙蝠状独奇。
又有可奇者,孤眠寺榻西。
谈笑群客至,若不与闻知。
濠上游观乐,游鱼乐何如。
游人亦鱼类,其乐雅相于。
三潭澄秋水,掩映有菰蒲。
秋菊如人瘦,霜螯比肉肥。
既得新越酿,尤爱是团脐。
蟹本无肠物,辱身在涂泥。
有客来远方,清晨入我室。
遨游西子湖,此愿如饥渴。
携步到湖滨,孤篷空无设。
白露瀼瀼水叶稀,痴蚊犹自闹窗扉。
生来祇解趋炎热,未识行藏出处机。
摇落深秋后,凄凉欲暮时。
印阶多鸟篆,网户总蛛丝。
竹圃风声集,蕉庭日影移。
暂尔尘氛远,居然心境幽。
遣怀频觅句,穷睇独登楼。
禾黍孤村晚,芙蓉夹岸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