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才俊毋轻敌,精神急护持。
寓乡能取友,官路必修为。
胄监秋高日,礼闱春盛时。
贝阙璚楼倚泬㵳,木犀香暖夜迢迢。
灵丹曰在浑无觉,沈水炉闲不用烧。
白帝帐前方旖旎,素娥窗外转飘飖。
湘皋春婉娩,居然见双清。
幽香下覆之,翠条仰而承。
高石既磊磈,新泉亦泓澄。
孤芳自是不凡材,顾影临池首重回。
已报东归消息好,春光随马过关来。
玉署青坊二十春,联镳同巷最情亲。
登名夙已推先进,论秀那堪逐后尘。
镐邑士风天下盛,秣陵秋色望中新。
御墨传名下九霄,校文何意及宫僚。
缄诚礼币云霞烂,赐别恩壶雨露饶。
千里长江看径渡,一秋残暑会全消。
桂岭秋高木叶丹,翠微深处共凭阑。
风云气壮三江色,乡国怀增九月寒。
醉里顿令羁思改,坐来不觉夕阳残。
剑岭西南不断青,七峰罗立凤冈横。
弦歌里俗夸新尹,江海奇珍见此生。
远信恰随春雁至,归心先逐暮云征。
天涯此去若比邻,异室芝兰共一春。
转憾来时相见晚,西风吹冷酒边人。
百丈楼船跋浪来,十年亲见桂花开。
女娲不补人间缺,留待儒生济世才。
我望君诚切,君怀我更长。
爱君如手足,误我是文章。
黄入宫槐,香分月桂,仙宴鹿鸣初举。
江上峰青,曲中人远,传遍湘灵佳句。
锦笺遥,芳信速,早到竹西路。
流落相逢霅水滨,与君倾盖即平生。
湖山十里双溪畔,宾主三年一日情。
学海波澜夸健笔,夜窗灯火几长檠。
八月灵槎万里秋,乘风得隽要遨头。
吾家连已跻儒级,汝业今宜济巨舟。
掘井莫令嗟九仞,善刀终自见全牛。
斑斑兰玉不胜清,长羡于门久日荣。
共庆两苏离蜀道,从今二宋到神京。
三年刻楮真馀事,一日乘槎定策名。
半载追随讲学堂,丰裁群仰鲁灵光。
书成半部堪治世,月见前身快举觞。
立雪程门传道派,归云仙洞怅家乡。
发解三山压俊英,甲科虽屈有香名。
久持教铎贤才盛,累典文衡藻鉴明。
霜落漓江书舫下,花迎浈水菊杯倾。
妙誉相高耸一乡,士林注目看轩翔。
玉蹄骏欲腾先路,金距雄思擅旧场。
只待秋闱排甲乙,稳携晓砚写文章。
衡鉴高悬已自公,修严官禁不通风。
樊墙便有河山隔,梦寐犹疑笑语同。
离索暂应疏酒盏,往来争敢递诗筒。
邺轴轮囷数世藏,乃翁曾读被龙光。
诗书有种芥拾紫,科举催人槐落黄。
学到自然名盛大,文工更要理深长。
花落铜盘蜡炬残,风帘读卷未能安。
地分瓯越秋多雨,人在蓬莱夜更寒。
敬礼每烦陈俎豆,清谈仍喜接衣冠。
天上星槎海上云,徘徊高梦喜逢君。
小山独有淮南赋,名马还空翼北群。
投笔谩夸班定远,能诗何羡沈休文。
微名迫我起,我行过千里。
既越两重洋,又涉百重水。
波涛挟蛟鼍,时时向人跂。
野阔村归如暮鸦,路沿溪曲似春蛇。
不谙水土愁多病,忽听乡谈喜近家。
一带青山将屋绕,数行绿竹倚门斜。
竹径萦纡去,相逢情若何。
江从木杪见,秋向菊边多。
谩有风涛想,如今岁月过。
篱角金英喷异香,杜门岑绝独持觞。
风掀脱叶横斜舞,云衬平林浅淡黄。
塞管有情增哽噎,野花无绪伴凄凉。
静阅贤书意转疑,叹君年少不逢时。
天涯空自看鱼雁,春草常令寄梦思。
三秋聚散风前叶,一着推移局里棋。
送尔珠江去,悠悠有所期。
腹充书可曝,心苦砚能知。
渥水驹千里,郗家桂一枝。
握别欣兹夕,飞腾意转雄。
珠光还媚泽,剑气已成虹。
负笈携秋卷,开樽对晚峰。
帘内残红帘外月。
乡情客思都凄切。
饥鼠暗窥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