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遮日云生忽复收,黄鸦鸣唤伴林鸠。


也知雨意逢秋作,未害山翁竟日游。


陌上驿亭双只堠,烟中渔钓两三舟。

淡日披朝雾,轻云结暮阴。


菰蒲溪路暗,松竹草堂深。


妙墨双钩帖,奇声百衲琴。

村店闲寻酒,筇枝瘦倚肩。


云齐龙卷雨,野旷鹤盘天。


露井飘桐后,清觞泛菊前。

陂泽秋容淡,郊原晓气清。


雨来鸠有语,社近燕无情。


拄杖扶腰痛,渔舟照眼明。

秋阴积不散,夜气凛初清。


雨冷侵灯晕,风愁送叶声。


国恩惭未报,岁晚念馀生。

圆月又中秋。
南海西头。
蛮云瘴雨晚难收。

拥栋溪云暝夕霏,萧辰寥落意多违。


寒蝉自为齐王怨,归燕长逢阿母飞。


杜若汀洲残绿暗,芙蓉池沼坠红稀。

蛩响何千百,人情自不禁。


馀哀动邻壁,最苦乱秋阴。


泣尽相思梦,惊残劝织心。

徂夏气未澄,涤暑期久误。


西爽歘浮云,落晖难再驻。


轻霄泊霏微,星影见回互。

重阴生夕霏,阴霭纷如雾。


乍睹余霞景,已失前山处。


氛氲迷去鸟,杳眇沉疏树。

一夜风声晓更狂,起来庭户顿凄凉。


不知红日在何处,时见黑云微有光。


天落水中兼雁影,露啼林罅带枫香。

云恼中秋凑月昏,失明疑值老蟾吞。


枉删疏柳延孤影,肯晃芳樽涤醉魂。


好射重阴开六幕,任均馀照及千门。

寒云将远空,落叶与飞鸿。


汉苑秦陵外,悲凉是此中。

漠漠寒烟暗蓼汀,江涵雁影不分明。


一天暝色迷清昼,云阁西风雨未成。

浮云初无心,已南复更北。


萧萧清风急,忽忽白日匿。


时逝物稍变,感集意鲜适。

漠漠秋阴好,遥空见故乡。
可堪高叶病,无赖晚花香。
枕静泉声细,帘疏风影长。
年华才过重阳节,天气浑同酿雪时。
始信北来寒更早,还知老至体旋衰。
樽罍正好浮醽醁,裘帽犹思饰豹麋。
分野秦封尽,山川蜀国雄。
堑江流地底,剑阁起天中。
栈险崖频转,萝深月不通。
镇日重云护板扉,秋寒容易透秋衣。
数声风叶静时落,一片雨丝晴后飞。
瓜蔓影中虫独语,蓼花深处燕双归。
天宇秋云阔,愁多日日阴。
山川相惨淡,物色自萧森。
雁失空中影,钟沉风外音。
乾坤泱漭作秋容,节物情怀两莫穷。
山雨欲来阴竟日,溪云不断气浮空。
赖存樽酒时倾绿,更有歌裙可醉红。
更长不见水精盘,搔首庭除夜向阑。
一气人间清自转,孤光云外好谁看。
关河夜色暗朔漠,楼阁吟魂飞广寒。
万竹迎风晚自吞,石榴残雨绿溪痕。
掩书谁与谈天下,结屋吾将归故园。
虫绕曲栏吟露草,鸦翻斜日起烟村。
推篷闲独酌,天为扫烦襟。
树色笼寒日,江流带夕阴。
断霞孤鹜远,高岫乱云深。
疾风掠雁不成行,常岁中秋无此凉。
万里阴云围野郭,中宵落叶响回廊。
苍茫天地容吾老,寂寞山林识夜长。
轻寒微暝里,费西风商量,菊花天气。
乍淡还浓,是雁从何处,带来愁意。
似雾如烟,偏爱傍画阑低坠。
通家子弟陈香浦,百里能分小摘梨。
枨触旧游秋又老,盘山红叶寺东西。
不关多病故人疏,昼掩柴门百虑除。
削竹补篱深护菊,移香就枕细摊书。
秋阴如梦不思醒,暮雨朝风亦自停。
园里菊英三百本,争人瘦影入虚棂。
重阳纵自无风雨,轻阴锁断天际。
消剩烟痕,逗残日影,酿出十分秋意。
新寒似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