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青枫金刹依然在,黄石圯桥元不改。


只有谪仙稽古堂,兵烧水毁草树荒。


二大夫家有孙子,去珠复还堂再起。

双睫不能熟,疏钟起初晓。


危栏扶力上,层檐挂云表。


群峰苍玉如,开帘四环绕。

屈指中秋一日期。
雨馀云薄月来迟。
冰轮犹自欠些儿。
稽古堂前,恰见四番端午。
又来江上,听鸣鼍急鼓。
棹歌才发,漠漠一川烟雨。
毛玠素屏非俗物,韩棱宝剑得龙渊。
谟明敢与皋陶比,稽古虚参尧舜篇。
霜严秋断古何如,刻鹄安能肖彼初。
不向雒阳争纸价,只从□水定波馀。
传信传疑必至公,惑经疑古自迷蒙。
是非已向西麟获,同异何须白虎通。
真成太始意中逢,元会如环入寸胸。
便使秋风藏副稿,时山独赖古云封。
自从三古日周旋,不分时人共简编。
搜索高文还典册,推排地步与英贤。
莫笑时儒多理书,堪怜旧史自经锄。
今人那少钩玄舌,宛委应皆石匮馀。
古不愚人人自愚,敢从千载见微诬。
大文如日垂霜卷,岂为丹黄变绿图。
玉露方沾素卷初,空将青汗慰居诸。
从兹十日分今古,纵有微光亦闰馀。
总为高卑立定居,每依尊攘寓驱除。
当年几见中匡略,此日依稀大事书。
所求龟鉴出丹青,惟有麟书在日星。
自向马班全阙史,肯教公谷半诬经。
十载夷羊甚祖龙,周情孔思孰相逢。
不辞残缺成苴补,尚许高深入铸镕。
当年猾夏岂难禁,他日咸宾尽好音。
两汉东西来魏晋,五胡南北变辽金。
兴衰王气殊分合,治乱天行共古今。
千古文心落寸毫,万年青汗苦相熬。
石渠金匮何嗟及,竹简韦编岂惮劳。
开笈如依贤圣阃,比肩惟有孝忠曹。
颇疑彤管似新铏,漫许精神入汗青。
班马魂强能护史,左羊笔健自传经。
风尘扫后惟霜雪,云雾开时又日星。
文章亦自有驱除,今古茫茫共一墟。
窈绪终藏天地腹,冥思始执圣贤袪。
风云事理来通变,龙马威仪任疾徐。
信书书已不胜诬,及史史之阙则无。
燃笔为犀神鬼照,鞭心作驭帝王俱。
且看兴废如环转,岂令纲维绝援扶。
稽古劳劳集众闻,书今犹自有同文。
典坟丘索归秦火,汉晋隋唐及宋君。
冰鉴时悬千载并,元龟频灼万殊分。
眼中蜗触尚纷纷,谁使龙威出大文。
自古支倾凭异石,只今收烬赖同群。
六三韬略人奚往,百二山河势几分。
岂谓前言即赘疣,薪传火尽倩谁留。
鬼神易泣鸿荒字,龙马难开叔季眸。
纸外馀声须嘿取,个中玄理赖冥搜。
颔下骊珠何处寻,灯前独对转沉沉。
然犀所见休惊怪,罔象相逢莫羡歆。
便使六经皆注脚,方知百世有同心。
半百明朝动晓晖,孤心五夜漫依违。
诗书旧业随荒旅,柳竹新阴护小扉。
忧悔何年真寡悔,知非有日更除非。
岁云暮矣暮怀多,老病相从似小苛。
蒿目千秋供探索,抽思一管付编摩。
禹阴夙继无终食,汤日新铭有寤歌。
少年振辔入词场,古意时心各断章。
老去独思依阃阈,自疑墨外少光芒。
拟将今古付诸篇,三伏劳劳手万年。
寡陋独凭贤圣启,虚心或倩鬼神怜。
孤心长使驾千年,一义终当子众诠。
电折霜开凭独照,珠流璧合总齐妍。
三长屈指是何人,一字违心岂素臣。
迷路终须从老马,南车犹许向春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