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渐老绿阴天,无家怯杜鹃。


东风有今夜,芳草又明年。


蚕熟新丝后,茶香煮酒前。

立夏,四月节。
立字解见春。
夏,假也。

郊出不知昨夜雨,日高烟翠湿空林。


杨花欲尽村村雪,梅子先传树树金。


笑向市城开俗眼,喜从园野见吾心。

绛阙迎年侯执期,羽衣通夕侍严祠。


神光映月开璇室,香雾含风拂桂旗。


路绕城南天最近,地非人境日偏迟。

春去天涯似客行,征人一倍远愁生。


斗魁玉柄东南异,溟海薰风晓夜迎。


遂有三时绳太皞,已赊旬日待朱明。

风风雨雨为谁愁,索处安知又失俦。


辜负三时花入梦,空劳尽日草翻眸。


思归那得依鸿渐,观化惟应向蝶游。

云山满目泪沾襦,琴剑飘零一事无。


几度韶光同蹢躅,百年身世总艰虞。


失杯只为添蛇足,报国徒烦捋虎须。

居诸长送古今人,未必青娥解怨颦。


满目空劳悲往事,伤心不忍付残春。


苦遭射蜮须中弩,自失昏骊颔下珍。

晓岫飞烟动碧苔,初薰骤雨落黄梅。


伏波岩下蛟涎满,揭帝塘边象迹灰。


桂树千重招恨积,漓川几曲送愁回。

春去人留雨散萍,空馀芳杜满前汀。


歌骚每畏湘云黑,处困愁看越水青。


泪应猿声千叠断,魂依鳄渚万波冥。

归心尽日水云收,积雨连朝动急流。


翡翠藏烟应湿羽,鸬鹚宿渚漫穿眸。


经旬几作罗浮梦,半载空为独秀留。

时光流转去如归,心赏难同在亦违。


白阁僧忙酬句少,青田鹤远和声希。


云牙暖过蒙丹壑,石发香零老翠微。

云满前山欲蔽天,林光岭色竞芊芊。


幽岩绿染苔中石,阴壑苍流草上泉。


欲望芳菲迷处所,长依黯淡作周旋。

旅室春归人倍孤,空庭何物许相娱。


绿羽穿林添木叶,彩蝴嚼蕊混花须。


隐形悦性枝枝好,得意忘言片片俱。

炎凉物意岂天心,平白花时使夏侵。


百粤提封川接海,三春去路雨归林。


人羁纵许芳华掷,地迥犹凭短梦寻。

春力不夏胜,夏力不春淩。


荐夏于天后,与春遂同升。


馀此一日位,授受何绳绳。

春风欲去难留住,措置无如信野人。


但解有诗随手和,自然日日是青春。

谁家烟玉。
趁粉苞未吐,金鸦先斸。
换叶移根,宛转风前倚修竹。

征歌邀皓魄,已奏紫云回。


怅望层阴合,俄闻暮雨来。


银灯吹湿暗,金电划光开。

黄梅青李夏方初,新绿池塘浴小凫。


此日猫头削寒玉,他时鸿喙煮明珠。


白头偷果从渠乐,绣眼穿花不我虞。

园中绿已暗,寂寞问花神。


兴托清樽酒,愁欺白发人。


山城初雨过,天地尚馀春。

堤边树子最无情,恰则春归第一程。


舞向南风浑不住,叶间羞损旧啼莺。

满城杨柳绿依依,背着春风自在飞。

却是杨花有才思,一时收拾伴春归。

昨日吟诗送春去,今日吟诗送客回。


春去定知明岁到,客回未卜几时来。


悠悠浮世黄金重,忽忽流光白发催。

绿芜故国。
春光掩、鹃红著树无色。
近寻正苦,遥听又异,荡魂如墨。

一月厌雨声,忽逢今日晴。


春从花上去,风过竹间清。


睡美新茶熟,身闲野服轻。

近午生微暖,残云散积阴。


朱明新节序,绿暗旧园林。


幕佐论时政,山人献雅吟。

翠屏千嶂湿寒萝,曲涧盘云待客过。


紫竹僧扉清夏腊,绿天人语近秋河。


厨邀曳鹭浮香积,钵引吟龙入笑歌。

暗雨飘香落万家,小楼心远似奔车。


寇来花木争先后,春在阴晴去咄嗟。


一夜泽蒲吹作絮,半天蜺茀看成霞。

昨日春归尽,轻衣畏暑侵。


落花空眷影,新叶自成阴。


书永惟便睡,蝉清稍伴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