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译
满城的杨柳枝一片翠绿,柔条依依,
然而杨花却背对着春风,自在飞扬。
反倒是这杨花最有才情与思致,
懂得在一时之间将自己收拾干净,伴随着春天一同归去。
以上为【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】的翻译。
注释
立夏:二十四节气之一,标志着夏季的开始。
南风大作:刮起强劲的南风。
绿依依:形容杨柳枝叶茂盛、轻柔随风的样子。
杨花:柳絮。
才思:才情和思想。
收拾:此处指结束、收场。
以上为【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】的注释。
评析
此诗是项安世在立夏时节,见南风大起、杨花飞舞而作的一首七绝。诗人一反前人笔下杨花飘零、感伤春去的传统意象,另辟蹊径,以轻松幽默的笔调,赋予杨花以主动、豁达的品格。前两句写景,以杨柳的“绿依依”静态留恋,反衬杨花的“自在飞”洒脱无羁。后两句是全诗点睛之笔,诗人以“却是”转折,盛赞杨花富有“才思”,能审时度势,在春尽之时主动“收拾”离去,不与春夏争时。这种对自然现象的新颖解读,充满了理趣与智慧,体现了宋诗独特的思辨色彩和乐观精神。
以上为【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】的评析。
赏析
这首小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立意的翻新出奇与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。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立夏时节杨花飘飞这一特定景象,并从中发掘出崭新的诗意。他不将杨花视为无根漂泊、无可奈何的象征,而是将其塑造成一个明晓进退、主动顺应时节变化的智者形象。“背着春风自在飞”一句,一个“背”字,一个“自在”,生动地写出了杨花离去时的决绝与潇洒,毫无眷恋伤感之态。而“有才思”、“收拾伴春归”的议论,更是将杨花人格化,使其行为充满了理性的自觉与风雅的意趣。这既是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领悟,也是其自身达观人生态度的投射。全诗语言浅白,意境清新,在常见的题材中翻出了新意和哲理,读来令人耳目一新。
以上为【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】的赏析。
辑评
清·陆心源《宋诗纪事补遗》:“ 项安世诗工于体物, 理趣盎然。 其《立夏日》绝句云‘ 却是杨花有才思, 一时收拾伴春归 ’, 为新巧有味之句。 ” (指出项安世的诗擅长体察物态,充满理趣,并特别称赞此诗后两句新颖巧妙,意味深长。)
现代学者 钱钟书《宋诗选注》:“ 项安世……他碰见各种情景, 常会想起一些新奇的意思。 譬如看见杨花在春天飘散, 他并不感伤, 反而说杨花有才思, 知道春天完了, 自己该走。 这样活泼的构思在宋诗里很突出。 ” (钱钟书先生从诗歌构思的角度,高度评价了此诗想法的活泼与新奇,认为这在宋诗中十分突出。)
张鸣《宋诗选》评语:“ 此诗写春末夏初之景, 而能跳出伤春旧套。 赋予杨花以灵性, 变被动为主动, 变伤感为洒脱, 正见宋诗说理而不乏生趣之特色。 ” (张鸣先生分析了此诗如何突破传统伤春模式,并通过赋予杨花灵性,展现了宋诗说理而又充满生趣的艺术特色。)
以上为【立夏日南风大作二首】的辑评。
拼音版
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,欢迎提交修改建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