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一本山茶覆七楹,萧梁馀韵听松声。
侬居红豆村庄右,不属情人也有情。

雀鼠谁云易启争,天然一片野人诚。
清清冷署管何事,闲煞弓兵四五名。

故乡首重是文风,报国吾宗有伟功。
墓下行人齐敛手,亟称前后二王公。

兼旬无雨各攒眉,世住高原我最知。
不是桃花春水涨,竭池鱼又扭官私。

手持牛谱熟评量,兑价如今再倍长。
洵是老农好家教,呼儿打把白梅秧。

清明香社闹香山,山顶曾来叩院关。
独惜山灵少持护,山中八景莫追攀。

柔桑渐渐绿云铺,各户蚕娘出浴无。
茧市将来能起色,例应偿及隔年逋。

桥边篱落蝶飞飞,一袭轻装换裌衣。
乍雨乍晴春过半,牡丹花放甲鱼肥。

满头钗钏耀辉煌,一路花香间粉香。
临去老娘吩咐细,游人多处要堤防。
云亭绰约丽人多,眉似双蛾髻似螺。
更已阑时人已静,还来听唱忆秦娥。
山湾村女也来游,貌不扬兮暗自羞。
独往独来无伴侣,匆匆归去不回头。
时样衣裳巧样妆,及笄娇女意扬扬。
有人尾后私相认,是否前村薄幸郎。
天气晴和景物新,多情游女故逡巡。
却从扇底频回盼,假向灯楼不看人。
民和又喜值年丰,一片春光锦绣中。
歌管楼台深巷月,伶人高唱大江东。
锣鼓声来肃静牌,旗分龙虎两边排。
乡民簇拥泥神至,行过南街上北街。
迎神赛会古遗风,结彩悬灯处处同。
惟有云亭称第一,晚来灯火满街红。
斯文未丧任居夷,豪杰能兴岂在师?
孔里衣冠通寤寐,朱波山水付嗟咨。
天无私覆从知圣,才不虚生要为时。
南下惜无三日暇,与君论学更论诗。
月断浮梁路几重,可怜家傍最高峰。
如何一个团圞月,半照行人半照侬。
白绫半臂杏红衫。
半里归来汗一担。
输却鸳鸯无别事,醒同游戏梦同甘。
半溪柳色碧于烟。
叶叶低枝绾钓船。
歧路忽忘羞借问,且随蝴蝶过花前。
荷叶田田水满矶。
荡舟惊湿女儿衣。
阿侬今夜浑忘却,唤取西风送月归。
怪尔缗蛮鸟,笼来别有情。
画眉眉不画,无乃负虚名。
蜥蝪本无声,遍缘四壁鸣。
宵深闻嘎嘎,翻讶鸟支更。
城启牛车入,归时趁晚霞。
祇防逢狭路,争道互喧哗。
城西歌舞场,当门皆艳妆。
何因矜黑齿,镇日嚼槟榔。
布谷催耕早,嘉禾熟麦秋。
入冬仍秀实,一岁两丰收。
鹿耳真天险,波涛无日无。
春残风信转,沙涌更何如。
荷净轩前水浮鸭,翠眉亭下柳藏鸦。
亦要丁宁春照管,如何游子不思家。
儿多废学自浇花,女近事人今抱牙。
儿女长成忧失教,如何游子不思家。
妇挼草汁浴蚕子,婢炙松明治枲麻。
东阡西陌要耕麦,如何游子不思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