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功名江海一浮沤,赚得英雄雪白头。


日月如飞留不住,雁行山色又横秋。

燕代车轮蜀水舟,英雄无地不夷犹。


归期又逐新春过,交佩曾于去日留。


画戟清香公府夜,翠屏红烛内家秋。

暑去寒来会晤难,芙蓉花发石榴残。


梦回长信金根远,人去龙沙玉箸乾。


桂子倚云擎露重,女萝延蔓挟霜寒。

深院无春燕不来,罗帏日晚但蚊雷。


金城路远书难寄,玉枕寒生梦易回。


归汉胡笳空写恨,伤秋纨扇独怜才。

碧藓骎骎旧履踪,景阳无复更闻钟。


春辞栏槛花光暗,日射交疏树影浓。


淇水肯教遗芍药,越江空忆采芙蓉。

寂寂云溪但有名,似应珍重过桥声。


谁怜雪竹题诗处,殊愧金山赠衲情。


远岳渐无青草色,近潮犹听白鸥鸣。

豹尾森森拂画檐,久留雕辇阅牙签。


字分三豕惭该博,馔费双鸡愧属厌。


滥迹搢绅同北枳,草仪封禅待南鹣。

赤绂元惭鼎贵姿,青毡聊憩共儒师。


逢时耻献河东赋,述往欣传邺下诗。


杖履此归闲可理,溪山时眺兴偏宜。

吴市行歌非客姿,苏门长啸亦吾师。


因嗤左氏十年赋,不及陶家五字诗。


祗苑翻经君独悟,薝林陪座我兼宜。

雨过盆池,风吹荷叶,绝胜银塘幽意。
几朵仙葩,绰约杨家姊妹。
斗红妆、映水朱妍,洗素容、凌波玉腻。

隔岁佳期,向此夜、试把金尊斟绿。
据我胡床三弄笛,簌簌桂华零粟。
光满璚楼,寒生银瓦,是处神仙屋。

素娥风采,怡精神、万顷琉璃深绿。
狂把金尊眠未得,管甚玉楼寒粟。
共讶清光,万间同照,谁更歌茅屋。

南楼独倚,悄无人、唯见五湖烟绿。
桂树香生吹欲下,疑是九天零粟。
万里无尘,长空一色,处处袁安屋。

朔风一夜,搅霜空、丹却千林寒绿。
帘卷碧山楼阁静,镇日看山未足。
我羡高人,萧然林洞,鹤骨清如玉。

东风忽到,问天涯、芳草渐生新绿。
白发又添人一岁,何日向平愿足。
晏下彤闱,明登紫阁,谩衣朱腰玉。

青云旧冠盖,白发老林皋。


抚事惟看易,消闲自写骚。


眼前花作阵,霜下菊称豪。

一从失脚下烟萝,都为浮名受折磨。


尘土无情淹客思,沧江何处和渔歌。


敝裘悬桁浑如貉,蒸瓠堆盘亦当鹅。

夜坛祈罢晓开晴,似与天公有宿盟。


惊道一旬回白日,可知方寸为苍生。


新秧莳处期秋稔,残麦收来足岁耕。

黄公垆下郁金香,胡姬楼前紫游缰。
先生闭户无所往,独卧阿兰之草堂。


不求美酒三千斛,不用金钗十二行。

五花飞跃九衢闲,尚隔雍州百二关。


虎观中开秦日月,龙门东注汉河山。


黄图宛映台阶象,赤管将趋侍从班。

文印亲持走传车,七经教授似相如。


每从北面争传业,何但西游强著书。


鳷鹊月华临古甸,芙蓉岳色满精庐。

十载飘零意气亲,钟陵浮弋两逢春。


谁知丹水持竿客,曾是銮坡视草人。


精舍已能开石壁,扁舟何处问烟津。

白发林间老箨冠,劳君千里寄琅玕。


南宫掞藻催行卷,西学持经待讲坛。


刺史已延乡校久,邑人岂荐子虚难。

风流何减晋潘安,绿玉堂中紫箨冠。


游息时时搴薜荔,椷题字字寄琅玕。


海坛晴望千山色,江阁秋生五月寒。

家山何处望丹梯,念我频劳尺素题。


官愧董郎栖白社,宅犹江令寄青溪。


移文猿鹤心偏远,归梦乡关路不迷。

遂初赋就竟东归,词客宣城蚤拂衣。


河水寒流通别墅,钓台疏柳护渔矶。


鸦啼曙色鄄原过,雁起秋风濮上飞。

徇禄犹卑吏,归山已后时。


长安书不到,君但寄相思。

上书君未遇,闻欲下燕台。


何事青毡冷,先生亦肯来。

开椷不忍读,字字念情人。


多少登楼恨,烟花又一春。

散帙香芸到几编,璈笙缥缈过窗前。


青牛未遇函关吏,高阁疑逢太乙仙。


石在风尘犹有穗,社残宾客尚馀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