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岳麓名非忝,龟山道可宗。


堂轩开峻构,剑履寄高踪。


坛杏有千岁,江花能百重。

地以高贤胜,春逢淑景和。


爱山因独往,载酒得同过。


周览乾坤大,幽寻水石多。

断鳌奠极戏者谁,岷山如龙万里驰。
大江之阳起衡岳,崒嵂散作千委蛇。


直趋四明卓秀伟,二百八十峰参差。

姑恶声催雨不来,暑云空际只崔嵬。


投鞭得地古佛刹,看竹满窗风叶堆。


百岁可堪轻日月,一官才得便尘埃。

洗砚池荒,写经窗暗,奚僮不扫闲阶。
一树红棠,含苞犹映书帷。
雕栏曲榭无人到,睇春风、旧燕还来。

福源精舍年何有,学士亲书湖上坟。


卜地依稀封马鬣,种松次第变龙纹。


魏公笏在多遗泽,忧盖山高尽白云。

居心纯静眼无尘,此夜清光遍广轮。


乖隔谩嗟千里共,澄明还是一年新。


已抛世外无穷事,独喜尊前见在身。

开园非洛下,抱膝且隆中。


出处关吾道,文章有至公。


只今瞻岳立,谁与叹途穷。

小筑家林接,幽寻野兴通。


雨麻翻径绿,风枣堕阶红。


地僻衣冠懒,心闲著述工。

学士还书屋,银鱼向壁悬。


王通才不小,刘向论何偏。


抱瓮开蔬圃,披裘弄钓船。

闻道铜台下,鸬鹚旧有陂。


新渠自谁凿,春水亦涟漪。


枕席心愈静,园林物自私。

幽栖临水濑,野兴洽春郊。


帖石成鱼笱,分泥上燕巢。


琴尊宜暇日,农圃得新交。

司城捐佩日,归去濯清流。


云水传青眼,鸡豚共白头。


雨添双棹兴,花动四邻游。

清渠横舍后,碧色动城隅。


寒掠垂檐幕,光摇插架书。


斜风飘白鸟,落日倚红蕖。

汩汩寒渠水,迢迢落太行。


震雷崩断石,悬溜别清漳。


灌注分林麓,栖迟得草堂。

柳遮驰道。
宝马香车来早。
未比当年,入社攒眉。

昨夜双星会鹊桥,好风佳月度今宵。


天孙晓发银河落,帝昊秋成宝穑饶。


玉露尚添荷缊藉,金风不惜柳飘飘。

年来避世羡渔郎,全载妻儿云水乡。


隔苇鸣榔分细火,带苔收网晒斜阳。


一丝寒雨鲈腮紫,半箔归潮蟹斗黄。

风蝉咽翘林,江鸥泳别渚。


云霞变初秋,焦枯慰时雨。


岂乏凌冲志,蓬瀛渺何许。

林深暮烟紫,海近秋月白。


稍稍神虑淡,悠悠寺喧隔。


乾坤等逆旅,谁非远行客。

卜室非求隐,扪心事正长。


世人甘扰扰,吾道亦皇皇。


草色连关塞,风声聚太行。

久矣尘机息汉阴,幽栖四面绕苍岑。


捞虾人在荻芦渚,伐木声来杉竹林。


隐几据梧聊永日,清琴浊酒尚关心。

之子佩琼华,红颜齿编贝。


既为兰亭集,复作竹林会。


鸣泉鼓瑟和,碧岫焚香对。

寂寞真如住院僧,竛竮瘦影半孤灯。


法筵第一无他说,只有修斋旧葛藤。

败檐偪仄怕抬头,孤宦飘零不自由。


半夜空斋风雨急,梦中误唤系渔舟。

故山破屋谁来补,辛苦经营拾燕泥。


几树桃花相送老,不消更着子规啼。

烹茶檐下坐,竹影压精庐。


不去窗前草,非关乐读书。

参天黛色,染遍湖波绿。
无数乱峰横,辨三径、吾庐修竹。
开扉猿鸟,花雨过疏钟,清泉麓。

天地蘧庐,檐底白云留宿。
绕清流、几间茅屋。
板桥几曲。

节过重阳秋易老,霜花著树映山青。


妙高台望人皆蚁,云物波流室似萍。


选梦聊分僧榻卧,徵诗借作梵音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