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掩抱复回环,亭居紫翠间。


思量天下物,谁更好如山。

皂隶百轻肥,金朱弹丸箧。


君方踞胡床,风掀缃册叶。

抛絮轻于柳,栖禽不待凰。


题诗非胜纸,留咏托枝凉。

化国舒长日,林隈分外知。


年年庭荫匝,数遍鹊寻儿。

濯濯何年有,先公手种成。


至今揩痒虎,来认读书声。

阴洞亲寻遍,灯惊蝙蝠飞。


坚明敲紫玉,一似采时肥。

触处天光发,何尝离定中。


问云谁散乱,又道主人公。

世界无非我,心怀即是天。


玉堂并草舍,何地不安然。

翠竹是真如,目前须荐取。


恁么做禅和,被人鞔似鼓。

因看上下经,便无烦恼事。


慈俭不为先,躬行五个字。

大易缘何有,难逃此问中。


不从横画会,爻象总能通。

香炷对清晨,微言得问津。


所师非传癖,手泽仰如新。

相别音书断,相逢语话稀。


平生胶漆处,正要世情疑。

夜月三杯色,晴荷十亩香。


若教兴世念,不甚觉风凉。

宝画光腾处,乔林更碧峦。


权衡主人福,压尽世间官。

不作风波民,已铸赫胥印。


同好岂无人,望崖行少进。

下瞰东邻寺,钟声殷两山。


贪吟尝忍冷,薄夜不知还。

谁无数椽屋,盖成多是俗。


如此乱山中,非关松石竹。

地势本居中,因湖别南北。


三十六计中,吾今计为得。

数举营巢债,才成作佛庐。


随堂展单钵,均是道人居。

未说花开好,团看叶自奇。


明朝非愿避,爱树恐相离。

春秋触忌正无妨,御札亲裁重数行。
要见当时朝政失,悠悠袖手看冠裳。
丝纶知讲履声闲,正字鸿胪槛外班。
才折一躬开起止,丹心吐出殿中间。
鹄立东华飞雪朝,君王步辇出宫遥。
悬知青史堪图画,宠遇横经胜赐貂。
尊俎无能劝一筹,兼资章句备宸猷。
讲规刻日中书派,文牒分忙部吏投。
书签举袖若为宽,时值天颜一笑看。
对案氲氤香百和,殿棂不觉绪风寒。
睿算云西寇退馀,进臣连下几签书。
豳风亭上思清燕,不愿功劳汗马如。
篝灯催取讲章成,退食寻思字句清。
不异大官供给数,频劳天语唤先生。
我明经学统前修,上下千年大义留。
更补词臣耑进讲,不虚圣志在春秋。
侵朝传奉出交华,劳念微臣体数加。
己午从容需讲次,直房消渴一杯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