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宿雨初晴策短藜,看云行到乱峰西。
眼前图画无人绘,皮里诗囊且自携。
果熟静观连蒂落,松高曾记与眉齐。
年来得力是忘机,物外孤心渐入微。
虫惜清声终夜语,鸟因昭质榜林飞。
凭他风雨能侵席,到处晴阴不掩扉。
安居原不涉思惟,莫道吾宗也大奇。
夙习未能遵世谛,虚名偏喜少人知。
水边黄叶随流去,树里青山背日移。
洞门不掩有云封,土面灰头学老农。
野菜盈筐因长笋,枯柴充担为怜松。
地炉自种经旬火,水碓长留隔宿舂。
道学先生生妄想,默与飞云互来往。
识神打破无极圈,钻入枕头呈伎俩。
长髯道士白沙翁,一主一宾非有两。
一口囊盛四百峰,翠林香雾春冥蒙。
低头笑问长髯老,何处方壶有路通。
千仞飞云只手拿,采鸾停处是仙家。
青牛骑过铁桥去,踏碎璚瑶一路花。
罗浮道士说轩辕,千古风高尚可觇。
枕上昨宵惊短梦,人间何处觅长髯。
谁能爱酒过东老,我欲凌虚问海蟾。
九节之筇手所持,两年衰病负幽期。
香炉瀑布还匡阜,碧水丹山自武夷。
鸡犬几时同驭气,云霄无日不支颐。
飞云万丈来冥冥,囊括谁将只手擎。
南极回头一阁老,铁桥有路中天行。
山通碧落神明卫,地有丹砂草木灵。
玉蟾奔月灶炉乾,老鹤巢松殿宇寒。
里面看山山不见,不如只向外边看。
海山半夜失蓬莱,微带云根雨脚来。
元是道家清绝境,世间妄指作阳台。
要闲终是不曾闲,猛歇当头名利关。
揩洗一双清净眼,稻花雨里看浮山。
我公阴德谁与京,学道岂厌迟蜚鸣。
世间出世无两得,先使此路荒承明。
谪官罗浮定天意,不涉忧患那长生。
久忆观沧海,喜君语罗浮。
浮从会稽来,与罗相献酬。
谁欲通两山,铁桥跨山头。
采药西林薄暮回,柴门遥对乱峰开。
鹤归几阵松云重,猿啸一声山雨来。
风径茏葱吹作管,石池清浅泛为杯。
五岭仙灵此独钟,芙蓉千片削高峰。
九天日月开新主,万里风云起卧龙。
琪树即看朱凤下,瑶台聊倩紫烟封。
洞门萝月敞秋阴,策杖寻僧过宝林。
满地松云幡影乱,一帘夜雨磬声沉。
空怜幽梵香台寂,欲渡玄津法海深。
珠宫琳阙结为邻,长日云林学采真。
丹灶半沉惟有碣,桃源虽在却迷津。
梅花开处空劳梦,蝴蝶飞来不着身。
雨过层峦翠作堆,天风吹袂上蓬莱。
瑞烟直接观源洞,佳气常依礼斗台。
瑶草一溪和露冷,琪花千树向秋开。
莫道朱明路已迷,铁桥西去更湾西。
诗囊药笼吾先备,只与山人借杖藜。
吾乡偶与此同名,鸡犬村中若有声。
他日逢人问真隐,移家元欲傍朱明。
登高聊骋望,磴道转逶迤。
何石非三岛,无花不四时。
篆符分竹叶,仙鸟啄灵芝。
路迂穷日夕,山近逼氤氲。
策杖回青霭,披衣染白云。
苔痕深莫辨,树密色难分。
仙人本自好楼居,勾漏归来发懒梳。
开苑伏龙丹鼎静,栽松巢鹤翠堂虚。
藤蓑蕉笠双湖钓,水月山云万卷书。
江霞万叠。
乍影到艨艟,梅花飞雪。
怪石丛边,犹是晋时薇蕨。
何处神仙四百峰,丹梯万仞削芙蓉。
瑶台积翠临旸谷,铁涧飞泉泻玉淙。
丹洞云深留鹤驭,澄潭秋涨蛰蛟龙。
有人曾见洞中仙,才到人间便越年。
金鼎药成龙入海,玉函书发鹤归天。
楼开石脉千寻直,山拆鳌鳞一半膻。
天际双山压海濆,天漫绝顶海漫根。
时闻雷雨惊樵客,长有龙蛇护洞门。
泉石暮含朱槿书,烟霞冬闭木绵温。
绝壁开云扃,飞湍作帘挂。
因风时卷舒,巧入诗人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