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山落日浴长江,并贯清溪作一光。


千嶂围来天四合,孤城涌出水中央。


楼台玉塔云间见,杨柳金堤镜里长。

经年尘土满征衣,特特寻芳上翠微。


好山好水看不足,马蹄催趁月明归。

秋草无情上舞台,清江犹抱故山回。


紫微郎为谁携酒,斜日西风菊自开。

胆落彊金,黄天荡、楼船飞绕。
雨点样、打来征鼓,玉纤花貌。
名并千秋思报国,狱成三字悲同调。

兰若门中山径清,攀跻几折与云平。


排空叠嶂穿城入,铺地横江隔树明。


天运九秋如有怨,人思万古到无生。

相君早日翼天飞,晚落江湖罪以微。
好事一时开翠壁,佳名千古记黄扉。
朝游要及鸦翻树,夕返何妨萤湿衣。
上清别殿旧通明,仙圣飞腾户不扃。
出郭尚疑窗列岫,绝堤始露岳真形。
奇奇怪怪无非洞,下下高高总可亭。
烟迷杨柳洲,水拍芙蓉岸。
我忆南湖秋,西山暮云乱。
蜡屐萦纡洞府间,飞甍人在最高巅。
青山东去无馀地,黄潦西来正接天。
太子池塘烟漫漫,紫微踪迹草芊芊。
虚亭高与翠微连,尚有黄花照法筵。
下界梵音中夜磬,半空帆影隔江船。
马行十里松阴月,人藉孤峰草色烟。
山川甚雄丽,积雨为磨浣。
天开秋气清,游娱共萧散。
石径接巉岩,兴到行不懒。
一统江山大,群贤气量恢。
客中逢节序,雨后踏崔嵬。
虎踞城如昨,鳌分极不摧。
带郭长堤十里春,是中佳处外风尘。
层层危磴浑依旧,一一高亭已斩新。
领略江山初纵目,剪除荆棘不劳神。
山深云气多,拨云寻径入。
但觉襟袖寒,不知浓翠湿。
江中日落衣带围,西风吹人人不归。
水禽膊膊水中落,有翅不得空中飞。
拍手呼山山欲笑,老马衔枯向空叫。
虚阁俯苍麓,飞甍倚碧岑。
鲜英环坐密,青霭抱楹深。
秀远开尘目,清明契夙心。
旧屋红蕖外,新亭绿树傍。
江晴孤棹见,雨近众山藏。
学圃未成趣,催诗何太忙。
泉石吾膏肓,佳处每忘返。
携壶上翠微,一雨秋政晚。
千岩如献状,秀色叠层巘。
梵宇峥嵘枕石头,倚风极目立荒丘。
黄花覆地初经雨,白雁横云带远秋。
城郭已非山故在,江淮失险水空流。
翠微亭畔草离离,独客登临意自悲。
千里河山原巩固,万家黎庶尚疮痍。
荒郊寂寞馀残垒,落日苍茫卷大旗。
拄上风烟脚力顽,华亭深入翠微寒。
千岩万壑争呈秀,独指中峰一柱看。
江城霜叶正纷飞,拉友登临上翠微。
岫列马前青未了,人从花下醉忘归。
间云野鹤留仙洞,孤鹜残霞送夕晖。
翠微亭,在何许,飞来峰下冷泉飞。
水石潇潇不知所,清凉居士嬉春来,日色欲没翻经台。
一时君相定和议,安用中兴大将才。
池阳胜迹翠微峰,今古才人咏不穷。
僧寺宛如仙仗里,人家俨若画图中。
迎风杨柳依依绿,带雨桃花淡淡红。
数年乐此宦池城,每爱湖光分外清。
远浦落霞秋水阔,乱山斜日碧云横。
牧吹牛背归林晚,渔唱舟中对月明。
晓风吹落秋泉声,夜雨洗出秋山色。
上有楼台深翠微,可惜丹青图不得。
行迹年来酬□希,独□岩壑有深期。
□□道士能相属,请和空山木落诗。
涌壁千寻古面颜,仰凭天柱俯仙关。
松间雕镂轩墀月,未许诗人见一□。
满眼青山倦应酬,小亭回护颇知休。
撚髯索句空归去,疑在飞来峰上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