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至日题诗信州驿,泊舟虚馆近寒汀。


江潭岁晚蛟龙蛰,岩壑霜馀桧柏青。


鸣玉尚思金殿直,移文深忆草堂灵。

青城矗矗紫坛深,碧宇无风挂斗参。


亿万苍生齐合爪,圣明天子得天心。

太平宝庆第三年,万乘初郊大报天。


恰应汉家辛巳日,八觚泰畤立甘泉。

畴昔随班舞御香,如今忍冻坐山房。


台云谁取书黄瑞,宫日空舒刺绣光。


懒把酒杯心自醉,闲攲肱枕意何长。

典籍开书府,恩荣避鼎司。


郊丘资有事,斋戒守无为。


宿雾蒙琼树,馀香覆玉墀。

圣皇初款帝中坛,羽檄交驰玉仗寒。


佳节又看当警急,劳生底用较悲欢。


腐儒忧国成千虑,强敌窥人讵一端。

鲁云书瑞,周日迎长,晓占缇室飞灰。
玉勒朝天,千门禁钥齐开。
帘卷扇分雉尾,香风远、人到蓬莱。

居士归来百事嘉,木樨雪里也开花。


麸金一掬枝头小,药玉千沟屋上斜。


境界许奇非浪得,色香俱静更何加。

绛鹤晨严,红麟朝爇,玉楼高不胜寒。
荔香欲动,梨花方酽,凤城约略春还。
北台双马耳,隔银海、凭高试看。

客中双鬓老尘埃,海角仍逢至日来。


近腊风光初染荔,新阳气力仅浮灰。


豆糜厌胜怜荆俗,云物书祥忆鲁台。

灯火维舟倚急滩,孤臣西笑望长安。


奔流后浪催前浪,拙宦新官是旧官。


恋阙天边红日远,书云江上晓霜寒。

江湖霜雪绝飞鸿,迢递乡书杳未通。


万里授衣思履袜,十年羸马叹西东。


闭关行旅萧条后,吹律回春想望中。

开阁迎长半卷帘,开尊空对水精盐。


天心暗逐微阳转,华发新随一线添。


岁晏龙蛇藏冻浦,雪晴鸦雀下虚檐。

柴门半掩有馀闲,至日何须更闭关。


曝背自怜心尚赤,问年空叹鬓全斑。


九天阊阖瞻新主,六载烟霞恋旧山。

荔林红若焰,莫助火云炎。


岁觉一阴长,人逢二妙兼。


腰纤摇弱柳,歌细逗疏帘。

一番花信一番风,试向梅梢问化工。


嫩蕊才开三两点,微阳应在有无中。


旧愁总付东流水,新历将催北去鸿。

登台云物望中新,六琯潜回地底春。


蕙帐夜寒多远梦,梅窗月到正怀人。


鹓班已满夔龙会,鹗荐还思草莽臣。

载笔书云懒上台,轻寒微雨对传杯。


拍浮有兴须沉醉,岁月无情任暗催。


酒政颇惊秦令急,谈锋如挟晋人来。

冬至野城逢冱阴,万山云隔雨声深。


吹葭谷底寒灰湿,校线宫中昼景沈。


阳道愿随君子长,岁华愁向老人侵。

葭管阳生日,天门诏下年。


未能辞簿领,何敢厌山川。


禹凿功非旧,民饥食最先。

凤皇飞舞结青山,九曲云林第一关。


轻棹每从溪口去,短蓑长自岭头还。


初阳消息升沉里,二老襟怀啸咏间。

至日听寒雨,今宵忆向曾。


漏催铜史箭,花灺木奴镫。


愁垒坚难破,骚坛峻可登。

路向高峰入,筵随落日开。


客怜今雨到,人拟古风回。


远暝含残雪,新阳动蛰雷。

为客何时了,迎长此日同。


江湖战伐里,岁月往来中。


雁断沾沙雨,虫鸣落叶风。

客里萍蓬愧此身,天涯风俗对兹辰。


云容山意商量雪,梅蕾葭灰漏泄春。


岁晚旅怀元自恶,夜长归梦为谁频。

去年至日老夫家,呼儿具酒对梅花。
今年至日空奔走,岂止无花亦无酒。


薄宦驱人无已时,客怀牢落强裁诗。

戍兵列栅半空苍,俯瞰嘉陵万仞江。


山下不知传鼓角,天边时见引旌幢。


岁寒木落鸟穿屋,昼静帘垂云绕窗。

寒风已是识新阳,昨夜千林不禁霜。


七日欲知天道复,丈三先看土圭长。

风吹云叶碎,颠倒六花团。


腊近先呈瑞,阴消故作寒。


懒游悲季子,高卧愧袁安。

重臣祇祀肃元丘,戟仗森森拥道周。


敬致无文惟奠璧,礼遵贵少岂存牛。


天临桂畤祥飙转,月下芝坛宿雾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