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宦海浮沉,名与字、不能彰彻。
青云上、诸公衮衮,难登狭劣。
结绶弹冠成底事,解颐折角皆虚说。

骄阳隆赫正斯时,独有林庭暑更宜。


苔厚阶除人迹少,水侵栏槛鸟飞迟。


陶令归来唯嗜酒,杜陵老去渐工诗。

宦游将老愧蓬飘,逢节他乡倍寂寥。
世网萦身难自解,鬓霜凝鉴不重消。
随阳鸣雁闻初急,向日丹枫惜半凋。
翼亮登三命,谟猷本一心。
致斋移秘府,祗事见冲襟。
皓月当延阁,祥风自禁林。
阴律随寒改,阳和应节生。
祥云观魏阙,瑞气映秦城。
验炭论时政,书云受岁盈。
冰雪生香飘翠襟,岁寒同结弟兄心。
谁知落落苍髯叟,尤与此君交谊深。
香烟缥缈绝尘氛,仙院欣逢羽客群。
雪色乍迷三径转,鸾声多傍九霄闻。
书回玉殿传青雀,斋罢松窗掩白云。
长至逢高士,篇诗饮几瓯。
寒梅花照眼,老叟雪蒙头。
散步登山屐,频移访戴舟。
岁徂燕旅怜为客,郊建龙旗走从臣。
青琐初传仙仗晓,黄麻遥度凤楼春。
时崇礼乐衣冠重,阳动乾坤草木新。
祗天大礼三先甲,罄地精诚七阅辰。
正廑殷忧连下土,转思至德合穹旻。
望灵夙戒勤将享,奉贽亲临毖祀禋。
谷旦迎长至,昌期应大来。
复临三极转,泰履一阳回。
建子周为历,书云鲁有台。
去年冬至身为客,今岁逢冬仍未归。
拜阙班联吴子国,还家梦绕老莱衣。
尘踪似梗何时定,心绪如麻竟日违。
测候无烦六琯灰,一阳已趁雪飞来。
龙墀耿耿银铺地,凤阙棱棱玉甃台。
柳絮漫从春后舞,梅花喜共腊前开。
去年阑冬亦戒涂,北风吹雪邾城隅。
八字山头驾高浪,曙角更听吹单于。
今年南至又行役,萧寺佛香僧饮俱。
渐老身仍健,多愁鬓易华。
异乡逢至节,细雨见梅花。
酒薄那能醉,诗成敢自夸。
插向书窗小小瓶,看来看去眼增明。
花瓶莟子能多少,占却人间无限情。
书云瑞应协黄钟,人事天时讶许同。
葭管阴阳消长际,朱幡新旧送迎中。
严陵滩昔怀高节,茂苑城今愧下风。
衡门风雪人稀到,一个幽轩竹四围。
半子送年将旧酒,诸孙迎岁索新衣。
惊鸿此日犹南去,老鹤何年共北飞。
又报微阳九地回,堂堂心在鬓颜摧。
乡愁云物有诗写,驿讯春枝无使来。
燕谷可能生出黍,漆园但爱死如灰。
千官万岁讲朝仪,黄伞高张簇仗齐。
清晓山窗频扣首,虬须隆准伴宸奎。
大哉元气何冲融,周流六虚相始终。
为阴为阳本非二,政在往来升降中。
去年阳生阴已极,今年阴消阳复息。
失计为卑吏,三年滞楚乡。
不能随世俗,应是昧行藏。
白璧空无玷,黄沙只自伤。
侍从有嘉士,朝端斯得人。
夙昔自卿至,接见情益亲。
旦夕资论纳,岂独词华新。
扰扰知何事,人间即梦间。
试从千佛转,能见几人闲。
水落元通月,云行不碍山。
衣冠且从俗,犹有晋风流。
我爱陶贞白,人称马少游。
蜂房寒未割,鸡栅暖宜修。
浪迹依刘表,忘形见陆生。
山中酿酒熟,雪后具舟迎。
好学来诸子,论诗过二更。
日上扶桑晓色红,闭门慵似杜陵翁。
干戈送老甘人下,江海生春尚客中。
雪尽南枝开大庾,天回北斗挂空同。
独客无家望转迷,山空木落气凄凄。
愁催短发浑如鹤,病觉长身不称犀。
书断蓟门天万里,禅经秦树雪千溪。
去岁兹辰钟阜北,今年此日曲江东。
惊心节物如飞箭,回首生涯尚转蓬。
韶石雪消知地暖,越台云净兆年丰。
节随葭管动飞灰,山阁阳生淑气回。
乍见疏林霜叶落,忽惊大埔雪花催。
阳春有脚人应爽,残腊无情节独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