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主圣臣贤日,求名莫等闲。


直须诗似玉,不用力如山。


草白兵初息,年丰驾已还。

经略十三州,东南帝不忧。


二年辞玉砌,几夜梦珠旒。


旌旆虽遐适,江山是胜游。

系即匏瓜转即蓬,可怜踪迹与君同。


眼前有酒长须醉,身外除诗尽是空。


闲采紫芝饥可疗,欲浮沧海道应穷。

转轮争合滞才华,急诏重乘上汉查。


继我已吟红药树,劝君曾赋海棠花。


词随健笔光纶诰,诗落成都灿绮霞。

早折蟾宫第一枝,纶闱恩命苦何迟。


久为俗吏殊无味,合掌王言亦有时。


好继忠州文最盛,应嫌长庆格犹卑。

紫微新命旧交游,报到商于寂寞州。


天上共分三字贵,山中全减贰车愁。


抛离红药心无恨,弹拂金貂舞不休。

八年东观知深屈,百日南床祇暂经。


春暖并吟红药树,云开双见紫微星。


绣衣脱后休持斧,珠履抛来免过厅。

再入承明旧直庐,腰间仍得佩金鱼。


重批汉武求贤诏,曾上东方自荐书。


红药篇章应感动,紫泥封检未生疏。

出处升沉不足悲,羡君操履是男儿。


左迁郡印辞纶阁,直谏书囊在殿帷。


未有佥谐徵贾谊,可无章疏雪微之。

颁条京辅近吾君,政术高于召信臣。


道服日斜披鹤氅,药畦春暖步龙鳞。


归朝莫指三年调,化俗应苏一郡人。

药树吟多且握兰,蔼然公议满朝端。


西垣罢直苍苔冷,南郡行春绿野宽。


茜旆出过应曜墓,棠阴潜上伏牺坛。

淮阳冰绽柳条新,风物暄妍土俗淳。


捧诏暂辞双阙路,劝农深入四郊春。


茶烟静拂听琴鹤,谷雨轻笼锄麦人。

演纶多暇每封章,暂去颁条道更光。


郡吏好排红粉妓,史君曾是紫微郎。


楼台有月新诗出,囹圄无人绿草长。

东风初暖酒难销,五马行春罢趁朝。


道畔棠阴同召伯,阶前蓂荚别唐尧。


下车正是尝新笋,得句何妨寄旧僚。

宛丘分理藉贤明,暂辍词臣抚百城。


职罢掖垣人共惜,郡连京辅自为荣。


休吟红药阶前色,且听长淮枕上声。

金鼎盐梅偶未和,位高犹说野情多。


宫墙月上开琴匣,道院风清响药罗。


留客旋烧含露笋,倩僧教种耐霜莎。

记言彩笔罢摛华,郡阁高闲似道家。


琴院坐听江寺磬,郡楼吟见海山霞。


春园遗母亲烧笋,夜榻留僧自煮茶。

南徐城古树苍苍,衙府楼台尽枕江。


甘露钟声清醉榻,海门山色滴吟窗。


直庐久负题红叶,出镇何妨拥碧幢。

君不见天上星辰拱环极,忽然陨地变成石。
又不见云中鹰隼横高秋,有时拓翼化作鸠。


人生进退甚类此,左迁右转谁自由。

封了词头绕砌行,此君相伴最多情。


西垣不宿还堪恨,辜负夜窗风雨声。

共叹蹉跎两鬓苍,立朝为郡是寻常。


重归谢客中书省,又送山涛吏部郎。


三入承明身最忝,十年兄事分偏长。

郡印我未解,轺轩君不留。


相逢都几日,此别又经秋。


山雪晴犹在,河澌暖渐浮。

楼台掩映入春寒,丝竹铮鏦向夜阑。


席上弟兄皆杞梓,花前宾客尽鸳鸾。


孙弘莫惜频开閤,韩信终期别筑坛。

正怜香雪披千片,忽讶残霞覆一丛。


还似妖姬长年后,酒酣双脸却微红。

许令如今道姓云,曾经西岳事桐君。


流霞手把应怜寿,黄鹤心期拟作群。


金箓时教弟子检,砂床不遣世人闻。

禁城鸡唱金门开,起居舍人携疏来。
榻前一奏一万字,历历写出忠义怀。


顿首惶恐臣昧死,越录敢言天下事。

胸次诗书一派清,学如耕稼到秋成。


十年闭户存吾道,万事无心逐世情。


叶落花开关气数,山长水远是功名。

二十青宫吏,成名似者稀。


承颜陆郎去,携手谢娘归。


夜月回孤烛,秋风试夹衣。

为郡东吴只饮冰,琐闱频降凤书徵。


随行已有朱衣吏,伴直多招紫阁僧。


窗下调琴鸣远水,帘前睡鹤背秋灯。

老境骎骎,归梦绕、白云茅屋。
何处有、可人襟韵,慰子心目。
犹喜平生佳友戚,一杯情话开幽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