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缥缈沧波浸绿苔,仙槎摇曳见蓬莱。


登高不为重阳住,送远仍携片月来。


夹岸旌旗萦舸舰,飞空铙吹动楼台。

跋扈飞扬纵叵罗,一尊携手暮凉多。


江湖意气关萝薜,海岱行藏狎芰荷。


片月新秋蟾阙吐,双星明夜鹊桥过。

白舫青帘半画图,金尊银烛夜呼卢。


投簪元亮开三径,泛宅朱公住五湖。


太液新霜流菡萏,长安明月坠菰芦。

双旌寒拂大河东,舸舰如云节制雄。


十载诗名传水部,一时才望重山公。


风清邗浦梅花句,月朗淮堤桂树丛。

声名藉藉动皇畿,锦缆牙樯出海圻。


万鹢连云金翅拥,双龙横雾玉鳞飞。


淹留彩笔歌丛桂,濩落青衫问采薇。

天末归心堕钓纶,青鞋能复恋红尘。


仙槎此夜偕王质,旅店何年卧积薪。


满座星辰寒照客,半窗风雨夜留人。

青钱万选世谁伦,金镜千秋动紫宸。


三箧当年穷宇宙,七车遥夜辨星辰。


枰空淝水知无敌,剑合延津自有神。

修竹千竿蔽草庐,蓬蒿一径共踌躇。


囊倾记室三都外,架插司空万卷馀。


茂苑祥光回鸑鷟,吴门秋色到鲈鱼。

白舫青莲任意游,好天良月大堤头。


金衣骤掷张公子,玉笛频吹赵倚楼。


奏罢阳春无和客,酣来河朔尽名流。

乍喜春风问鹖冠,开缄白雪照林峦。


飞花迥落邹枚座,丽藻先登屈宋坛。


江浦楼台晴弄色,海天城阙暮生寒。

华夏勋名二十秋,大臣风节迥难俦。


扶天历捧三朝日,凿地频安四海流。


九塞飞刍停帝阙,八方轮粟涌神州。

崛起东南见伟人,行藏咫尺动星辰。


丹心自许乾坤业,白首谁称社稷臣。


拥传百川劳灌注,持筹万国待经纶。

百尺晴光绕画阑,一尊池馆坐高寒。


璚楼四照天花合,玉笛孤吹陇树残。


郢客阳春元寡和,兔园词藻尽登坛。

黯淡同云际碧天,溪山遥望转清妍。


谁将剡曲风前棹,并载梁台雪里筵。


玉树乍惊瑶瑟倚,冰花时傍彩毫传。

宁知濠濮思,咫尺在楼船。


水镜冰鳞跃,霜刀玉鲙传。


鳌矶东海上,鲈网太湖前。

东风吹老地棠花,燕子归来认得家。


茅屋石田浑好在,白头何苦尚天涯。

辛夷零落水生漪,睡暖沙凫荫酒旗。


不是归帆相料理,春光如许底能知。

柳色黄黄草色微,一川新渌两红衣。


老天也信还家好,淡日柔风送客归。

十日江程春过半,渚青新长芦芽。
李花几树间桃花。
嫩黄烟际柳,远白水边沙。

风吹一捻柳腰轻。
春柔力未胜。
眉儿喜学远山青。

壮图落落与时过,不信经纶起布衣。


从使鹍鱼从北化,也随鸟鹊向南归。

登临送目际天涯,人物风流胜永嘉。


已溯清流乘画鹢,尚留醉墨看涂鸦。


长空黯淡吹云叶,别浦微茫蹴浪花。

一水濡须百里间,举头遥见水西山。


微波不动又终日,安得扁舟送我还。

辙鱼应怪决江流,千里重为叠嶂游。


颇惯黑甜相对美,可无赤糙为宽忧。


干戈在眼心还折,勋业何时鬓早秋。

大泽知何处,扁舟快此行。


绮罗纷胜赏,歌吹溢欢声。


茭葑春还合,波涛暮自平。

有酒何人可共斟,扁舟终日载孤吟。


山川似旧客怀老,天地何言春事深。


风入平湖寒衮衮,鸟啼芳树绿愔愔。

帆腰风便得归程,天末层云暗又明。


浅色鸡儿深色草,知谁教汝唤诗成。

破驿遥临放马场,两鸦飞下更苍凉。


东风莫起雕鞍兴,白发欺人念故乡。

墙上夭桃竹顶齐,矮桥横水屋横陂。


主翁受用三竿日,门外催租总不知。

坐上君但笑,人间我最愚。


百年休较命,今日且航湖。


地旷山霏薄,风薰水叶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