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渺渺云龙裔,悠悠蓬岛春。
精英集海岱,剑舄出风尘。
襟抱乾坤外,风流泗水滨。
一声浑化未来宫,当日联飞真乘龙。
策足津途趋要切,掞庭华藻称纤秾。
青云荣贯谁同得,白首朋樽此幸逢。
蚕月舒以长,麦天和更清。
初荷吐香芽,新蒲生紫英。
济济幕中客,眉间黄生明。
惊起周公梦,三竿日倍高。
被毡吟不用,州县职徒劳。
脂辖驱邮置,金车困贼曹。
一瓢贤巷僻如山,十部文移日满前。
辍得闲时常命驾,和来新什已盈编。
交游莫逆心相照,出处虽殊道两全。
腊催时雪到江涯,云压寒空凝不飞。
台榭风光先有意,山川秀色远相辉。
人怀姑射清难见,诗似阳春和者稀。
倦赋从军咏式微,山斋重此理松扉。
春来园圃朱樱遍,霜后盘飧绿芋肥。
瓶锡时邀高士驾,台缁多学野人衣。
未厌承明直,那堪祖道看。
象刑清禁甸,持节渡桑干。
朝下衣香在,焚馀諌草残。
衡南老人身姓李,自说前生周柱史。
采药长登紫盖巅,结茅直向融峰里。
羽衣玉杖独翛然,岩下时逢手一编。
佐郡声名久,辞家道路难。
那堪今日去,犹是昔年官。
旌节先春度,爰书入夜看。
珠树苍苍覆石台,十年游走又重来。
江中楼阁云霄合,岛上烟霞昼夜开。
登岸未成观海赋,泛舟深愧济川才。
汉庭经术复谁同,乘暇登临气自雄。
亭敞波光灵隐现,碑创藻思峡流通。
手开苍莽蓬为岛,石砥芳洲柱是铜。
千里东风吹绿波,马周此日遇常何。
灯前死狱求来苦,屏角疑辞录转多。
柏树含霜秋入院,棠阴过雨晚成歌。
气结芝兰馥,胸蟠锦绣纹。
大廷吐不尽,散作冶溪云。
客舫东来便访君,故乡情话两宵分。
林庐念切殊无恙,月旦评高卓有闻。
秋气不妨淩太末,仙槎直拟渡天津。
前修恨不为同姓,更有跫然喜似人。
岁晏得君颜面好,天涯从此尺书频。
政须有力同扶世,业已将名自绊身。
更无人未识东州,晚得吾宗第一流。
编磬在县金奏合,清冰出壑玉壶秋。
喜才一见还分袂,怀欲多言但倚楼。
唐嗣几危国步艰,梁公忠力世难攀。
不辞鼎镬君臣际,为正朝廷子母间。
今见裔孙仍白首,去从幕府绾青纶。
简刑忧俗困,一境被恩私。
清极人知劝,诚先吏不欺。
席觞徒眷恋,岸菊渐离披。
冉冉成轻别,迟迟想倦游。
去应宽蕙带,行亦佩吴钩。
访隐逢三径,寻真认十洲。
只应登雪峤,疑是有丹梯。
雨后千山秀,风前一笛嘶。
平时空执弭,乐土不鸣鼙。
宋玉西行思不穷,长风吹旆入关中。
天临宝剑清霜外,地接金城朔气东。
汉月夜驰三辅道,秦云朝谒九成宫。
向晓看山紫翠重,为攀玉节探仙踪。
青云器远情偏洽,白纻歌残兴正浓。
风送瀑泉鸣锦瑟,霞披彩袖削芙蓉。
荒郊渐启三千界,古庙重开二百年。
天遣忠魂留远地,人传盛事属高贤。
云门翠满玄旌出,石屋凉生瀑布悬。
廿载怜同荐,高秋怅别遥。
乾坤梅岭隔,风露桂华飘。
冰似鸣仙佩,山疑入紫霄。
斜日半帆明,西江浪正平。
风云双阙路,吴越两乡情。
树绿沉山影,天空落雁声。
碧海珠光日夜浮,百年天地此奇游。
花宫远映三山树,水国寒凝四序秋。
雨过欲明云外岫,蜃来忽结海中楼。
何年沧海一骊珠,涌出灵区入画图。
上界楼台临绝岛,中流烟树隔平芜。
寻僧载酒潮初上,谭剑酣歌晚更娱。
公车不待诏,捧檄出池阳。
树色临官道,蝉声入射堂。
看山来九子,约法止三章。
两朝声价独君优,岂意南来共此州。
杯酒笑谈浑未了,江湖踪迹又分游。
德安人慰云霓望,岳郡谁分士女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