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芙蓉堂下花如锦,记得当年此泊舟。


今日重来皆蔓草,水红无数强排秋。

茅庵负郭,一池渌水明妆靓。
波定。
恰玉女凌波映奁镜。

两两相扶,亭亭独立。
映渌水冯彝捧出。
影遥临、娇欲语,似若耶初入,鲛绡还湿。

人道秋来不似春,芙蓉特地张吾军。


红妆绿水照清夜,彩仗青旗朝大昕。


吴阵绮罗千队拥,秦川锦绣五花群。

流落秋江世未知,知心未有子西诗。


苏韩句外新相识,孔孟门中许独窥。


不怨碧桃真义命,最宜青女好襟期。

吹残池面旆中央,幻出台前艳粉光。


衣典欲催愁杜老,鬓霜难拒笑潘郎。


风来尚恐波生陆,暑退犹疑叶可觞。

风波久厌水中央,初日精神入槛光。


木末端来就词客,墙头应是误行郎。


高花大叶宜图障,浅绿深红照豆觞。

绿遍小池头,胡床一日幽。


乍晴人意惬,欲暮鸟声流。


只道耽闲趣,那知接胜游。

日晚山气寒,芙蓉表孤花。


亭亭万绿中,红鲜照萎葩。


不与时物迁,肯以颜色夸。

为惜艳阳妆,新枝不肯长。


绿深秋后雨,红坼夜来霜。


偏间垂杨畔,多临古岸傍。

玉溪桥畔淡朝霞,照景红妆泫露华。


说似分司才御史,水边花胜驿中花。

都门暑雨别匆匆,尊酒论文久不重。


却忆篷莱云起处,如舟亭下看芙蓉。

露后霜前。
绿密红嫣。
浅深开、取意争妍。

不向东风。
不慕春红。
澹无言、意懒妆慵。

孤芳无主,被西风、送与一天愁色。
顾影含羞还有恨,彩笔怎生描得。
蘋白如矜,蓼红自倚,真意谁能识。

拒霜开遍有馀花,浓绿云中点绛霞。


老我归来惊始见,题诗先报阿宜家。

天香幽艳应时开,岂作山乡疠鬼媒。


寄语土人休浪怪,正堪相对倒金杯。

蒋径重开,陶门乍启,依然一拂清风。
喜康成公子,手掌能同。
邀宾不惜倾家酿,高吟处、鹦鹉偏工。

雁背云低,鹭肩风冷,新寒初压品帘。
正花残短径,叶打空檐。
登高已在重阳后,况潇潇、暮雨愁添。

潦水澄鲜,暮山紫翠,弋人遥指冥冥。
正芦花如雪,秋老边城。
举头明灭遥天字,寒江上、渔艇堪惊。

塞上风云,江间波浪,兼天接地成秋。
看皂雕振翮,白鹭横洲。
季鹰正忆莼鲈脍,冷芙蓉、寂寞渔舟。

蜀垣围锦,孟帐渲罗,香薰气暖逾春。
采涉江迟,芳搴木末湘魂。
宿妆脂残粉,剩倚阑干,总是娇颦。

絮帽团峰,波帘织洞,横溪约略阽危。
正僧归路断,樵语烟迷。
凭阑不见红楼影,望故人、风雨凄凄。

盈盈伫立傲秋霜,露染胭脂作靓妆。


正似瑶池见金母,醉归未脱绿云裳。

先生腹有五车书,宜著天禄与石渠。


一日不可食无鱼,何不置之于江湖。


迩来得邑古塞隅,饮酪披毳如羌胡。

木末芙蓉最耐寒,等闲不许世人看。


蛾眉淡扫朝天去,自采花头制道冠。

日暮归来雨湿衣,凉风千树彩云飞。

一本芙蓉树,三秋觅地栽。


尚逢南客问,果向北亭开。


色落仙人掌,香浮太乙杯。

南垞与北垞,岸远渺难即。


此处好行舟,面面芙蓉色。

往岁红尘里,常时梦岩穴。


今夜青山中,忽尔梦京阙。


人生无定止,出处心自知。